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越坡 > 明越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百二十二章 各损大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越坡 章节目录 第九百二十二章 各损大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朱棣又是亲自写悼词,又是烧掉了自己的衣服以示悼念,这一系列的举动打动了在场的很多人,他们纷纷流下眼泪,表示愿意誓死追随燕王,为张玉复仇。

    为了鼓舞张玉的旧部,朱棣让张辅接替了其父张玉的职务,继续统率其旧部。

    反观南军这边,盛庸在东昌大败燕军,建文帝十分高兴。建文帝立即是沐浴焚香,前去太庙祭拜了自己的爷爷和父亲。建文帝在朱元璋和朱标的灵位前祈祷,让他们两个一定要保佑自己击败燕王。

    东昌之战,也打出了盛庸的威名。不仅是应天方面再无人敢质疑盛庸的能力,连一向心高气傲的燕王朱棣都不得不承认,盛庸完全有资格做自己的对手。

    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三月,盛庸奉建文帝之命再度北伐,燕王朱棣自然是领兵前来相战,两军在保定夹河相遇。

    盛庸还是一如既往地布好阵形,特别是加强了两个侧翼的防守。盛庸的打算是“以不变应万变”,只要自己布好阵形,燕王朱棣便拿自己没有办法。而燕军在向自己发动攻击,队形调整之际,必然会露出破绽。而利用燕军阵形的破绽,击其要害,才是上上之策。用现代流行的一个术语,咱们可以将盛庸的战术思想称之为“防守反击”。

    见南军严阵以待,朱棣没有贸然进攻。他决定亲自前去侦察一番,看看南军的阵形可有破绽。

    燕王朱棣亲自掠阵,盛庸没有想到,南军将士更是没有想到。等到南军众将反应过来,朱棣率领的数百精骑早已退回自己阵中。

    朱棣在南军阵前转悠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可这仗还得打呀?如果就这么耗下去,盛庸肯定是无所谓,而自己是起兵造反的一方,耗不起呀!

    于是,朱棣准备按老套路出牌,派出一支部队先去攻击南军的左翼。当然,就刚才侦察的情况来看,想要从左翼突破南军的防线几乎不可能。朱棣这一回,本意只是去佯攻。如果南军见燕军攻其左翼,调动阵形去反击,那就必然会露出破绽。

    因此,为了让佯攻攻得更加真实,让南军误认为燕军就是要攻其左翼,朱棣在阵前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

    朱棣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其忽悠的本事自然不会差。他这一番战前动员,直说得麾下兵士们个个激情满满,好似打了鸡血一般。

    随着朱棣大手一挥,五千福余卫的蒙古骑兵立即扑向南军的左翼。福余卫的领军将领事先自然是被朱棣面授了机宜,此番出战只是佯攻,尽量要把架势做得更加逼真一些。于是,福余卫的骑兵们一边向前冲锋,一边使命地吆喝,顿时给人的感觉就是四个字:杀声震天。

    就在朱棣密切地关注着前方的战况,努力寻求南军阵形的破绽之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那便是他麾下的猛将谭渊竟然率领大军跟随福余卫杀向了南军的左翼。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怪只怪刚才朱棣那一番激情洋溢的战前动员太具有震撼力了。本来这番战前动员,朱棣是站在福余卫面前讲的,他也跟福余卫的将领事先沟通过。但不远处的谭渊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他见朱棣动员之后,福余卫们个个叫嚣着杀了出去,自己怎么能落后?

    就这样,谭渊率大军杀了过去。朱棣的这个假动作又将自己人给晃倒了。

    盛庸见燕军还是老套路,率军攻自己的左翼,立即是命麾下将士严阵以待,强力阻击燕军的来犯之敌。

    福余卫由于是担任的佯攻任务,自然是雷声大雨点小。行进到距南军一箭之地后,大部分人便不再向前,只是用弓箭猛烈射击对面的南军,只有少量的骑兵在南军阵前骚扰。

    而跟随福余卫而来的谭渊部可不知道这些,他们向南军的左翼发起了猛烈的冲击,硬是把佯攻打成了实实在在的进攻。

    在中军观战的南军主帅盛庸见燕军猛攻左翼,立即派出大将庄得带兵前去合围谭渊的人马。

    朱棣见谭渊不要命地攻击南军的左翼,本想派人将其叫回来。就在这时,南军中军由于要合围谭渊的人马,阵形开始调动。

    南军一动,嗅觉敏锐的朱棣立即捕捉到了战机,他也顾不得派人去告诉谭渊,攻击南军左翼只是佯攻,立即是一声令下,让麾下尽出,去攻击南军露出的破绽之处。

    当谭渊突入南军左翼阵中,发现没有后续部队跟上,才知道坏事儿了,自己陷入南军的包围圈了。不过此时的谭渊作为朱棣麾下的一号猛将,自然是不会输这股气势,管他有没有后援呢,向前冲吧。

    由于南军中军将注意力放到了被包围的谭渊身上,自然是无力应付朱棣的冲击。虽然南军大将庄得将谭渊斩落马下,他自己也被燕军猛将朱能斩落马下。

    虽然燕军冲乱了南军的阵形,但盛庸还是很快稳住了阵脚,逐渐恢复了阵形。也亏得是盛庸,这要是李景隆,绝对又是落荒而逃。

    朱棣见南军恢复了阵形,对方的兵力又比自己多,如果双方打消耗战,自己实在是陪不起,只得退兵。

    此战,双方各损大将。就
>>>点击查看《明越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