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1839 > 1839目录 > 1841 辛丑和约 41折腾(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1839 1841 辛丑和约 41折腾(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月29日

    奕经给道光的奏折十一天之后就有了回音,道光帝的旨意下来了。

    “不可与之会晤……专心剿灭,不得犹疑。”

    哎,这可怎么办呐?英夷不肯让步,皇帝根本就不想谈,让我们几个夹在中间,进退不得。

    现在在两江总督署里的四位一品大员,奕经、奕山、杨芳、德珠布,都是一筹莫展。

    “列位大人不必烦恼,既然皇上要打,我等打下去便是。”说话的是楚剑功,“我这就出去,编发民夫,整顿溃军,和那英夷决一死战。”他豪气干云的说完这段话,抱了个拳,便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楚道台且慢。”杨芳叫了一声,也没有叫住他。

    “由他去吧,愣头青。反正溃兵还要整理,不然迟早出事。”

    “依十九弟你的意思,是准备打下去了?”奕经叫着奕山的排行。他们虽然都已经是远支的宗室,但做了这么久难兄难弟,倒也熟络起来

    “哪还能打?不过总要做个还能打的样子吧。”

    “话分两头,英夷那边先不管,且说皇上这边,该怎么应对,皇上不知道啊,十万大军全垮了。还怎么‘剿’得下去呢?”

    “镇江之战后,咱们给皇上写得折子,把局面说得太好了些,现在要在改口,可就是欺君了。”

    “那让文官、言官来写呢?”

    “浙江巡抚刘韵珂。定海、镇海之战,此人均知道详情,深知英夷的厉害。”

    “他会不会……乱说。”

    “我看不会,此人极为乖巧,熟知为官之道。”

    “一个人不够。”

    “原任两江总督伊里布如何?”

    “伊里布,老制台。我和他还有些同僚之谊。”江宁将军德珠布说道,“我给他写封信。”

    “林则徐林大人,制夷有方,他现在在河南监督河工,不如我们也写信,向他请教?”

    “林大人上书弹劾我们怎办?”

    “怎么会呢,琦善在广州就想议和,林则徐也没有说什么。他是个好官,不仅对百姓,对皇上而言是这样,对官员也一样。我和林大人在湖广共事,对此深有体会。”

    “既然杨侯爷这么说,那就烦请侯爷给林大人写封信,一方面,向林大人请教如何制夷,一方面,请林大人向皇上痛说利害。”

    几位大员各自写信自是不提,且说楚剑功回到朱雀军大营,便派出精干的队伍,去溃兵聚集之处,挑选败卒,带到朱雀军大营附近安置起来。同时又叫人在南京城里纷纷传话,征召民夫。说要与英夷决一死战。

    一时之间,南京城里,流言四起。

    有人称赞朱雀军是好汉子,有人大呼要与城同在。也有人偷偷摸摸小声嘀咕。

    江宁乃风月之地,虽历兵火,但风雅之事绝不可停。

    一艘花船之上,几个书生请了花魁娘子出来行酒,这花魁刚刚弹完一曲,几个书生都鼓掌喝彩。

    突然一个书生叫道:“可惜,可惜,如此良辰美景,再也见不到了。”

    “侯兄,何出此言?”

    “我兄长的朋友在两江总督署充任文案,他前几日回来说……”说到这里,这位姓侯的书生压低了声音,“奕经、奕山要和英夷和谈,割地求和,江苏、浙江,天下富庶之地,就要让给黄头发、绿眼睛的洋鬼子啦。”

    “原来这是真的?我前几日听到这消息,还不敢信。”

    “不会吧,朱雀军不是在整顿败兵,征召民夫么?”

    “朱雀军是一顶一的好汉子,可架不住有奸臣啊。说句犯禁的话,岳飞怎么死的?”

    “谁、谁是秦桧?”

    那姓侯的书生摇头晃脑,慢慢唱道:“谋无果,战不勇,老而不死一侯爷,威不扬,逆不靖,难兄难弟两将军。”这是说的果勇侯杨芳,扬威将军奕经,靖逆将军奕山。

    啪!却是那花魁把琴拨子丢在地上,“这些宗室甚是无耻。”

    “香君姑娘不必忧心,江宁还有我等读书种子。”

    “命数、命数,公子恰好是姓侯。”

    江宁花船上的莺莺燕燕,碍不到京师的道光批阅奏折。这几日来,林则徐从河南,伊里布在京师、刘韵珂从浙江,都上了折子。请道光批准与英夷的议和。

    “说来可恨,林则徐在广州一力主战,为此被贬作黄河河督,现在却来劝我议和了。”道光愤愤的想。他又打开浙江巡抚刘韵珂的奏折,再细读一遍。

    刘韵珂一直身在浙江前线,对战争的进程非常清楚,因此,给道光的上书也是最为条理分明,议和的理由也最为可信。

    他在奏折中,不敢明言镇江完败,而是委婉的说:“此战之后,大军锐气全消,不可再战。”提到了粮饷补充等诸多问题,此外,他还指明了“敌我亲疏已分,民间鲜有同仇敌忾之心。”

    这最后一点,连楚剑功都没有想到。

    英军在占领镇江之后,没有采取乍浦的屠杀政
>>>点击查看《1839》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