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龙陵谜 > 龙陵谜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 微缩模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龙陵谜 章节目录 第四十三章 微缩模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只见在高高的穹顶上,是一幅巨大的送灵图,和我们在庆宁寺看到的一模一样。无数的骑兵运动着一口树干型的棺材向远处走去,整个氛围肃穆异常。走在最前面赫然就是那支大纛,就是成吉思汗的苏勒德三叉戟。

    我点了点头说了一声:“好,就是这里了!”

    我低头看了看我们脚下,我们脚下是规模不小的沙堆了,这是因为这里正好冲着那个大洞,沙子被吹进来首先落下的地方就是这样。然后在以这里为中心向两边滑落。我们脚下这个沙包中就是我们要找的东西了,看来想办法要把这些沙子给弄走才行。这个沙包明显的别周围的沙子高很多,那么就证明下面有东西了。

    我把工兵铲扔给了徐平:“干活了,把这里的沙子全部给我铲出去!”

    徐平看了看周围也都是沙子,就问我:“要送到什么地方去?”

    我摇头说:“这个我不管,你自己给我想办法,反正我就要下面的东西!”

    说完我就开始努力的将这座不大不小的沙堆给夷平,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沙堆上的沙子可不是我们家里面盖房子的沙子,能够做到聚沙成塔。这里的沙子中一点水分都没有,松散的很,一边往外挖它一边往下滑。一会儿整个塔内就烟尘弥漫了,这里没有通风设施,掀起来的沙尘没法散开,终于知道雾霾是怎么形成的了。

    徐平抱怨说:“我说要在墙上开个洞,你不让,非要行上面进来,现在连出去透气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气急败坏的说:“少给我啰嗦,赶紧干活!”

    大半个小时过去了,那座两米高的沙堆已经被我们平了一半去了。我和徐平甩了膀子干活,唐云馨在旁边运砂石,很快三个人就出了成果。我抡圆了工兵铲向下铲去,只听见当的一声,然后震的自己手疼。

    我急忙对徐平说:“好了,到了,注意点,不要破坏了!”

    因为工兵铲的钢口十分锋利,普通的青石一铲就能够给铲下一块了。要是不锋利的话,工兵们在野外作业,用的是那种一挖土就卷刃的工兵铲,一敲石头就断的镐头,那么大家就都别活了。

    我们很快就清理出来一个轮廓来了,只见一个变长七米大小的槽型石块显现了出来。看来没错,这个长度和我们之前在庆宁寺的地宫中见到的地面上的痕迹差不多一样大小。这就是那个护法喇嘛说的那个地图,仁波切活佛让我们来找的微型盆景了。

    我对徐平说:“上面的先不要管,咱们先沿着边把周围的都给清理出来,然后在处理里面的。”

    很快我们就把这个石槽周围的沙子清理的差不多了,一个一米多高的青石制成的巨大石槽出现在我们面前。唯一不和谐的就是在这个巨大的石槽中,还盛着冒着尖的沙子。这倒想是一个大碗里面,盛着一尖碗的小米饭一样。

    唐云馨有些吃惊这个规模:“没想到这么大啊,这竟然是一块完整的石头!”

    唐云馨说的没错,这竟然是一整块巨大的青石雕刻成的,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运送到这里的。我知道故宫太和殿前的那道御道,也就是台阶上的那条巨大的雕龙汉白玉,当年是从房山开采出来。那么大的汉白玉没有汽车运输,更没有吊车起重机了。据说运输的时候是在冬天最冷的是时候,然后在地上泼上水冻成冰,让这块巨石滑着冰到的紫禁城太和殿。

    没有记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有产石灰岩青石的地方,要有的话也是在天山脚下或者昆仑山脚下。这两座大山哪一个都距离这里不近,怎么也要走七八天。不过我想这里不可能用紫禁城太和殿的那种方法,因为这里是沙漠,沙漠中的水是十分珍贵的。再说了把水泼在沙子上,马上就渗下去了,别说形成冰了。

    不过这是考古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不是我们在这里瞎捉摸的。我和徐平又跳上了这堆沙子,开始清理这上面的玩意。不过越往下就越要小心了,因为按照之前老喇嘛的说法,在这个石槽内是一些微缩的山川河流。那么就说明这里里面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沙盘一样,里面都是微缩的模型了。

    很快就把上面的沙子清楚的差不多了,一些比较高的山峰已经露出了头来。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用工兵铲了,因为一不小心就会将这些看着十分精巧的山头给敲下来。幸亏我这次有准备,带了一整套考古的装备。我们必须要用耳勺挖土,牙刷扫地的精神来处理剩下的一些了。

    这一方面就不用徐平了,这家伙大手大脚的,万一一不小心把几个山头给敲掉了,那么就破坏了沙盘的完整性了。我和唐云馨一人一把小孩玩的那种小铲子,然后拿着两把小刷子仔细的清理剩下的东西。徐平就让他在外面继续将周围的沙土给清理掉,不能让好不容易清理出去的沙子再重新给倒灌回来。

    把沙子挖开是一件力气活,但是要容易的多,而且不费时间。但是我们现在就不一样了,这整个立马有力气活变成了技术活。不过这次幸亏都是些沙子,稍微一扫就全部下来了。我记得我有次参与一次古墓抢救性的挖掘工作,十几口棺椁被泡在水中。许多的文物都已经被
>>>点击查看《龙陵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