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卷 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章节目录 第三卷 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张斌的法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月港建个经济特区,专门做对外贸易。

    大明这会儿虽然说开放了海禁,但是开的却相当有限,整个大明就月港一地允许进行海外贸易,而且,对商户和商船的管理都相当严格,准许出海的商船总共还不到一百艘。

    这么小的开放规模,自然不能满足大明所有商户的需求,所以,大明沿海,走私活动还是相当的猖獗,甚至连东江镇总兵毛文龙都在以援助属国朝鲜的名义搞走私,其他地方搞走私的有多少可想而知。

    如果能把月港建成经济特区,加大开放力度,增加出海商船数量,那么,别说福建的商户,大明其他地方的商户都会想尽办法往里挤,毕竟搞走私可是私通倭寇的大罪,但凡有点办法,这些商户也不会拎着脑袋去铤而走险。

    不过,这样搞,有点违背他们老朱家的祖制,张斌自然不能大咧咧的说出来,他之所以卖个关子,就是想让崇祯着下急,急着来问他,这样的话,就不会显得他蔑视老朱家历代皇帝了。

    崇祯本来就是个急性子,他这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呢,说到关键处,张斌却突然不吭气了,他自然是急的不行了。

    他看了眼张斌,见这家伙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催促道:“怎么让他们自愿捐出巨款,你倒是快说啊!”

    张斌装模作样的犹豫了一阵,然后“鼓起勇气”道:“微臣斗胆,请皇增加月港福建市舶司船引堪合发放数量。”

    崇祯闻言,眉头一皱,不解道:“这样做,有什么用?”

    张斌连忙解释道:“由于月港福建市舶司船引堪合发放数量有限,现在船引在那边已经炒到很高的价格了,一艘苍山船的船引要一千两,一艘海沧船的船引要一千五百两,一艘福船的船引需要两千两,这还只是一年的价格,而且还相当的抢手。微臣以为,与其让那些管理市舶司的官吏私相授受,中饱私囊,还不如公开定价,放开了卖,这样,朝廷又能多一大笔进项。”

    崇祯闻言,冷冷的道:“一张一年的船引最少卖一千两,光着一项,一年就是十多万两,这帮狗东西,一年才上交几千两,私相授受,中饱私囊,无耻之尤!好,就按你说的,公开定价,卖出去的钱,上缴朝廷,你认为一年开多少船引合适?”

    郑芝龙独霸东南沿海那会儿,一年光收保护费就能收到上千万两,他卖的郑家商旗其实就是通行东南沿海的船引堪合,一艘船两千两,一千万两就是五千余艘商船,当然,这些不光是大明的商船,还有东瀛、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商船,如果光算大明的商船,大概也就一千多艘。

    张斌自然不会老老实实全算上,他自己还要养军队呢,他假假意思估摸道:“五百张应该差不多吧,海船以福船居多,开一百张苍山船的,一百张海沧船的,三百张福船的应该就差不多了。”

    崇祯默默估算了一下,随即便忍不住兴奋道:“这样岂不是一年又多了八十五万两进项!”

    崇祯虽然生性多疑,却不是个昏君,或许是遗传的原因,老朱家的皇子皇孙,从小就立志混吃等死的还真不多,明朝的历代皇帝,不管最后做的怎么样,一开始,他们都曾想过要做一代明君,

    崇祯同样想做一代明君,但是,明君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要将大明治理好也不是光有理想就够了,方方面面,很多事,都必须做好。

    比如,现在,他皇兄给他留下的这付烂摊子,其他什么都先不论,光是土司叛乱、农民起义、海盗劫掠、后金入侵就够他头大的了,这些都必须解决,不解决,大明就永无宁日。

    但是,解决这些,都需要钱,而大明国库,现在却一文钱都没有。

    他之所以肯定国库没有钱,倒不是他相信魏忠贤,不管他相不相信,这国库绝对都是空的,就算国库有钱,魏忠贤也得给它搬空了,因为魏忠贤一直说没钱,如果国库里还有钱,那不是摆明了欺君吗!

    钱的问题,崇祯已经头疼很久了,现在,张斌突然跟他市舶司的关税和船引堪合加起来一年就能进帐一百三十五万两,他自然高兴到不行了,甚至,他连剿灭海盗的事都高兴的忘了。

    张斌见状,连忙乘热打铁道:“微臣再斗胆,请皇上全面开放月港,将月港及周边的土地租给商户,允许他们与各国商贩进行交易。”

    土地租给大明商户好像没多大问题,问题是,能收多少租钱,一亩地,就算种粮食,一年才能上缴几厘银子,租出去,还能比种地收的多吗?

    崇祯不解的问道:“一亩地能租多少钱?”

    要换成后世,经济特区,几十年的使用权,一亩就是几十万,一年差不多就是一万,也就是三十两左右,张斌估摸道:“最少也得收十两一亩吧。”

    崇祯目瞪口呆道:“一亩地一年十两银子的租金!”

    月港及周围的土地,最少也有几万亩,这样算下来,一年岂不是又多了几十万两的进项!

    张斌点头道:“回皇上,正是一亩地一年十两银子租金。”

    崇祯这会
>>>点击查看《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