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武侠小说 > 封神问道行 > 封神问道行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法有三成(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封神问道行 章节目录 第二十七章 法有三成(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不错!” 陆川正欲起身将修出真气的喜事告诉申公豹时,便听旁边传来声音。 不知何时申公豹已立身在庭院中,一只手负在身后,一手轻捋胡须,轻轻点头道。 “师父,我已筑基成功,丹田生出第一道真气了。”陆川起身笑道:“这修炼啊我算是入门了。” “三日便能筑基,你的根骨和资质的确不错。徒儿,为师再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这世间的修炼功法还有三成之说,三成为小成、中成、大成。” 申公豹也颇为满意的轻轻颔首,对陆川说道:“等你将《五行真始诀》修炼至大成的时候,你应该便可以修到炼神还虚,逆反先天,成就阳神了。” “小成、中成、大成?” 陆川听完想了想,问道:“那师父,依您看,徒儿需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到达大成的境界?” “以你的资质……” 申公豹看了眼陆川,沉吟道:“若无意外的话三年即可小成,六年中成,不过要想大成……至少需要十年日夜苦修不惰之功。” “十年之久么?” 陆川听完低头思索起来,这个十年说起来长吧也不长,说短吧也不短。 可偏偏现在的时机有些不对。 若是平时的时候,那他去深山中闭关个十年就行了,可现在是封神大劫的时代,并不是你隐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你看上了封神榜的那些炼气士,还有得道的高人,哪个不是在山中清修的,可最后还不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另外,他现在还是一重身份,就是申公豹的弟子。 三教共谈封神榜,这一次的劫数也是人、阐、截三教所有修行弟子的劫,所以不管他拜在这三教哪一位的门下,都算进入这场大劫了。 此次劫数神、人、魔都在其中,这场大劫也注定了人间即将血流成河,不管是神仙凡人还是妖魔,最后都要流血。 如果他不拜师踏上修炼之路,那他就是凡人了,卷入的是凡人劫,反正不管怎么样这次都有一劫,躲不掉的。 现在是纣王九年。 不,如果说的严谨一点,应该说帝辛九年更准确一些。 在历史上,纣是周武王在帝辛死后给他起的一个不好的谥号。 可这里却不是历史,而是那个神魔在世的世界。 帝辛现在还好好活着,可是‘纣’这个恶名已经出现了,因为他太残暴不仁,只是没人敢当面这么叫他罢了。 现在是纣王九年。 听人说,去年西伯侯姬昌已被纣王囚禁在羑(you)里这个地方,而陆川记得西伯侯会被囚禁的时间是七年。 七年之后灾满,他会虎归山林,龙归大海般回到封地西岐。 回到西岐的姬昌后来访到了姜子牙,拜其为相,在西岐整顿兵马,励精图治,为日后西岐伐纣做起了准备。 “这么说,还有六年的时间,就要天下大乱了吗?” 陆川目光闪烁不定,最后闪过一道精光:“够用了,纵然我无法道功大成,但修炼到中成就已经足够自保了。” 事实上现在天下已经乱了,只是还不算大乱。 因为纣王害了姜王后,还有身为东伯侯的岳父姜桓楚,所以他的小舅子姜文焕在继承了东伯侯之位后,带领东方的两百路诸侯反了,如今在日夜攻打东方的游魂关。 那是那一次,纣王还杀了南伯侯,所以他的儿子鄂顺继承了爵位后,为了报仇也带着南方两百诸侯反了,如今在日夜攻打南方的三山关。 只是镇守南方三山关的总兵,乃是殷商著名大将的邓九公,日后还有孔宣、洪锦等人继任,试问这样的阵容,他鄂顺怎么可能打的下来? 再说回陆川。 只要他道功修炼至中成,到时再学一些道术找几件宝贝,想来渡过这场封神大劫问题就不大了。 “徒儿,你在想什么?”申公豹看到陆川迟迟不语,有些出神,于是问道。 陆川回过神来,笑道:“哦,师父,徒儿在想现在徒儿已经入门修出真气了,那么接下来你会传些什么道术给徒儿,好让徒弟日后助你辅佐明君,夺得天下。” “道术?呵呵呵,你这个小子可真是贪心的很啊!” 申公豹闻言笑着抬起手,指着陆川笑道:“你现在就如那初生的婴孩一般,都没学会走路呢,就想开始跑了?” “师父,瞧你这话儿说的,道术那么玄妙神奇,学会后可飞天遁地,呼风唤雨,和神仙一般,试问谁不想学?”陆川撇嘴道。 这世界道术和法宝太过耀眼,使得道行和功力都没有那么出彩了。 连堂堂十二金仙的广成子、赤精子在没了法宝后,都像是没了爪牙的老虎,那更不用说别人了。 他们两人在被请下山,降伏他们助纣为虐的徒弟时,因为法宝的原因,竟然敌不过自己教出来的徒弟,最后被徒弟打的只有落荒而逃就份儿,可谓是丢尽了颜面。 若让陆川形容一下这两位师伯,陆川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老实。 教徒弟尽心尽力,毫不保留什么,连压箱底的宝物都眼睛不眨一下的送了出去,天底下再无这般老实人。 若要拜师学艺,这样的师父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陆川刚开窍想离家出走,跑去拜师的首要目标便是这两个人了,只是事到如今…… 只能说他和这两人没有缘分吧!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人呐,还是不要太老实的好。 再看看另一位师伯惧留孙。 差不多是同样的遭遇,都是徒弟下山助纣为虐,可最后出手的结果却大是不同。 这位师伯教徒弟就懂得留一手。 后来小矮人土行孙,盗了他的捆仙绳下山助纣为虐,一手高明的地行术搞得姜子牙和哪吒,杨戬等人苦不堪言。 可惧留孙下山后,随
>>>点击查看《封神问道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