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纵横诸天的武者 > 纵横诸天的武者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二十一章 祸水东引之策(第2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纵横诸天的武者 章节目录 第五百二十一章 祸水东引之策(第2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独孤阀真心配合的话,以后征战北方将少去许多麻烦,雷虎虽然对此并不是十分重视,却也是乐见其成。

    至于要独孤阀表现‘诚意’,他这是对此时的扬州总管尉迟胜不满了。

    之前扬州江湖出了乱子,这厮只知龟缩势力冷眼旁观,一点都没有发挥扬州总管的积极作用。

    真要是扬州总管府表明态度,不许扬州秩序出现混乱的话,怕是那帮子军心叵测的家伙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毕竟尉迟胜代表的是朝廷,在杨广没死朝廷实力依旧不弱的时候,一般的江湖高手还真不一定乐意戴上反贼的帽子。

    就是雷虎也不想成为天下瞩目的反贼,到时候吸引了天下大部分诸侯的注意和敌视,日子估计会过得相当‘有声有色’。

    “你也不要太过大意,江淮之地的义军该压制也得压制,省得他们闹腾得太过,把江淮之地祸害得太过严重,以后可不好收拾!”

    说完独孤阀的事情,宋缺提醒道:“杜府威和李子通那两个家伙,都不是什么好鸟,行事太过没有规矩,手段也过于狠辣了!”

    雷虎默然点头,是该给这些所谓的义军首领一些警告了。

    放眼整个隋末历史,不管是正史还是大唐双龙世界历史,所谓的义军基本只知破坏不知搞好生产建设。

    刚开始起事时声势浩大,特别是攻城掠地后得到的官府和民间钱粮补充,势力一度达到颠峰状态。

    接下来就是各种战乱破坏吃老本,等老本吃得差不多了,原本声势浩大的一方诸侯势力也就离分崩离析不远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相反只要稍稍懂得在战乱时期搞生产建设,加上实力还不错的话便能坚持得更久。

    李阀就是最好的例子,别看后世把李世民吹捧得多么厉害,什么军神战略家的高帽不要钱一般往他脑袋上戴,事实却是他的军事水平也就一般水准。

    起兵后与各路诸侯大打出手,多次战败都是凭借雄厚的资本硬挺下来,然后单拼消耗将对手磨死。

    至于所谓的败绩,自然有手下将领背锅,李二却是伟光正得紧。

    闲话不提,再说江淮两支义军声势浩大,攻城掠地连连击败官军,气焰嚣张之极好不威风。

    可他们手下的军纪败坏,对百姓的伤害极大。

    也就是短短数年战乱,江淮地区逃难跑来江东的百姓便有数百万,另外还有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百姓遭殃,或流离失所或直接丧命于战乱之中。

    这可都是宝贵的资源啊!

    而且随着手下人马的壮大,以及地盘的增多,杜伏威和李子通的野心不可抑制膨胀,甚至隐隐有兵发扬州的迹象。

    这是雷虎万万难以接受的情况,既然两位义军首领不肯消停,那就好好叫他们冷静冷静,知晓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军强人。

    想要对付两位义军首领并不困难,这两位虽然已经走上割据一方的道路,可实际上他们的行为处事还带着满满的草莽江湖气息,尤其是杜伏威更是常以江湖豪杰面目示人,只要使些手段很容易针对。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祸水东引,将杜伏威和李子通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别的地方去,让他们减缓祸害百姓的烈度。

    正好,杨公宝藏是个不错的选择,谁叫高句丽罗刹女之前到处宣扬,谁得了杨公宝藏谁就能得到天下呢。

    尽管这话只是骗骗不懂行的傻缺,可不得不说,杨公宝藏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起码对于义军这样根基不稳,钱粮军械全都靠抢的军事组织,吸引力绝对杠杠的。

    如此一来,罗刹女就不能将之擒拿了,有这位在中原各地煽风点火,杨公宝藏之事将会传得沸沸扬扬更具可信度。

    另外,雷虎也琢磨着派出手下心腹,前往江淮之地拉旗占下地盘,免得这处精华地带真的被义军祸害得不成样子,这可就不是雷虎一直留着他们的初衷了。

    一声令下,行政效率极高的国公府,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点击查看《纵横诸天的武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