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苏厨 > 苏厨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乐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苏厨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乐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秒记住【xs】,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好之乐之

    “因为吕公相信,只要自己蹈仁义,行正直,无私无愧,那就清者自清。”

    “根本就不需要计较别人说了什么,也根本无需为自己辩解什么。”

    见小破孩神色渐渐变得和缓,苏油说道:“明日臣让扁罐将那砚台交给陛下,算是恭贺陛下进学之喜吧。也请陛下时时记得其背后的铭文,学习吕公的风节。”

    说完一摆手里的柳枝:“一会儿到了学院,我们先解决这根柳枝的遗留问题。”

    ……

    当晚散学后,赵煦回到宫内,手里还多了一个小包。

    高滔滔也听说了今日讲读的事情,过来看赵煦的反应,却见赵煦正站在矮凳上,打开大鱼缸上的过滤槽,将包里边的物事一个个放到过滤槽里的石头上。

    “哥儿这是做什么呢?”高滔滔不由得问道。

    赵煦说道:“今日进讲,程夫子见我折了一根柳枝,责我摧折春和。”

    “司徒便将那柳枝捡起,待散学之后,带我去理工学院,说这柳枝不是不可救,皇祖母你看。”

    高滔滔接过赵煦手中的物事,却是一小段柳树枝,上边有一两个芽头,头上封了蜡,底下包着个纱布包,里边料想就是一些营养土之类的东西。

    赵煦一边摆放柳枝一边说道:“司徒说只要纱布包保持湿润,这些柳枝会生出根,发出芽,待到小苗长成,就可以移入土中,变成一棵棵的柳树。”

    高滔滔不再说话,将手里的柳枝递了回去。

    赵煦兴致勃勃地将柳枝摆好,取过过滤槽的薄盖板盖上一多半,说道:“我和司徒商议了几处地方,司徒夸我找得好,说过滤槽的湿度应该能够保证柳枝生长。”

    高滔滔看着赵煦高兴的样子,暗自叹了一口气:“哥儿进学辛苦,祖母那边做了哥儿最喜欢的马铃薯烧猪排,今日陪祖母用饭吧。”

    次日,赵煦的书桌上多了个砚台。

    高滔滔命人取来,又叫来服侍赵煦读书的老内官问话。

    赵煦也继承了自家老爹喜欢显摆的性格,不过比赵顼好的是只对自己喜欢的人。

    苏油告诉他的故事,当晚他就告诉了宫人。

    听老内官讲清来历,高滔滔翻过砚台来,看了底下的铭文,也没说什么,只让老内官将东西放了回去,原样摆好,别让官家发现。

    ……

    司马府邸,吕公著正坐在榻边,正与病榻上的司马光商议国事。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吕公著这段时间主抓京周几路对于役法的利弊条陈,对司马光说道:“君实,从目前情况看来,河北两路,对免役法的意见比较大,但是京东两路和京西两路,地方州县对于免役法却是非常支持的。”

    “尤其开封府,应天府,河南府,甚至更远的京兆府,都认为免役法是良法。”

    “看他们条陈里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这些地方老百姓不缺钱,只要不多纳所谓的‘宽剩’,仅仅承担役务所需要的那部分钱粮,他们是很乐意的。”

    “而且这几个州府都有专业的工程建设团队和物资运输团队,现在又有了折冲司这个专业治安的行伍,商业发达百姓手里也有宝钞,不会遭受换钱纳钱的盘剥,我看了看各州县的意思,都称便利。”

    “还有重要的一条,这些地方不差钱,之前已经征收的宽剩钱,结余也最多。”

    “我让蔡京盘过账,开封府界内,今后六年的差役都够支应。”

    “也就是说,如果继续施行免役法,开封府就算一文钱不收,账上的宽剩钱都能够支撑府界六年。”

    “如果改了免役法,那老百姓被多收的六年宽剩就白交了,之后又要开始承担役务,很多州县百姓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不愿意改回差役。”

    “现在问条已经搜集得差不多了,我发现很多事情并不如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简单。”

    “现在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差役免役的问题,反而是‘宽剩钱’的问题。”

    “这个要不管理好,百姓膏血,就有被州府利用此次役法调整,大肆吞没之虞!”

    司马光眉头紧皱:“这些数据都拿得确实吗?”

    吕公著说道:“君实,这是陛下亲自办理的,每日数据抄录得认真,数据之下还有分析总结,虽然不文,但却周尽,连我都大有所得。”

    司马光说道:“陛下年岁尚幼,却已有圣明之相,程正叔授讲我也没能参加,那天的讲解怎么样,陛下觉得有得吗?”

    吕公著叹了一口气:“正叔乃是正人,文义道理倒是讲解得很不错的,不过就如君实所言,陛下年纪还小,正叔讲解得……我觉得有些深了……”

    “反倒是苏轼在经筵所言,我以为颇有见地。”

    司马光问道:
>>>点击查看《苏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