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丈夫 > 北宋大丈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588章 大衙内做事(感谢‘油登登’的盟主打赏,加更。)(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北宋大丈夫 章节目录 第1588章 大衙内做事(感谢‘油登登’的盟主打赏,加更。)(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趟最好不过了。

    “谁去?”

    庄老实没这个面子。

    杨卓雪有这个面子,却是女子,只能请见高滔滔。

    可高滔滔管不了这事啊!

    “让芋头去。”

    杨卓雪已经想好了官家若是忌惮的结局。

    ——沈安归来后就解甲归田,他们两口子每日无事就四处晃悠,而芋头带着毛豆就出门去做事。

    这样的日子好像也不错啊!

    她不禁乐了。

    谁护送大郎君进宫?

    庄老实看看家里的仆役,吩咐道:“闻小种算一个。”

    沈家头号侍卫必须要出马了。

    闻小种回去收拾了一下,再回来时,看着没啥区别,可庄老实敢打赌,他的身上定然多了些杀人的东西。

    “周二赶车。”

    沈家头号驾驶员周二激动的直哆嗦,二号驾驶员石板有些遗憾,发誓一定要苦练车技。

    “某也去。”庄老实不放心闻小种,担心这个杀胚会坏事。

    “王郎君来了!”

    “苏御史来了。”

    王雱和苏轼联袂而至,两人见庄老实这般紧张,就笑了。

    “此事简单,芋头只是代表沈家去表个态而已,子瞻兄,你我二人去一趟?”

    苏轼洒脱的一笑,“好说。”

    听闻王雱和苏轼接手了此事,杨卓雪就彻底的放心了。

    “嫂子,元泽哥哥靠谱,子瞻哥哥……”果果有些纠结,因为苏轼对她极好,但这等事儿她觉得还是要实事求是。

    “我知道了。”不用她说,杨卓雪也知道苏轼的不靠谱。

    “有元泽在,放心。”

    王雱的智商能碾压十个苏轼,这是沈安的看法。

    马车一路到了皇城外,亲事官们听闻是沈家的大衙内来请罪,急忙进去禀告。

    “芋头?”酒量特好,从来都喝不醉的赵曙今日也喝的二麻二麻的,闻言笑道:“为何请罪?”

    陈忠珩说道:“说是有街坊送了吃食。”

    沈安在西北立下大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若是有人弹劾沈家招揽人心,这个就恶心人了,弄不好还会在赵曙的心中埋下一根钉子。

    所以芋头来请罪的这个姿态非常好。

    赵曙一怔,然后就笑道:“哪有这等事?朕当年还见过他,带他来,让朕看看沈安教的儿子如何。”

    赵顼在边上木然,然后说是更衣就出去了。

    他出去之后就找来了乔二,“去打探消息,看看谁想弹劾沈家。”

    乔二欢喜的去了,觉得这是立功的好机会。

    稍后包拯也出来了。

    他站在外面,等看到芋头后就招手,“芋头,来。”

    “见过包公。”

    芋头对包公很熟悉,一老一小笑了笑,包拯垂手,“跟老夫进去。”

    芋头牵着他的衣袖,第一次走进了大宋的中枢……

    殿内有数十重臣,最上面就是赵曙。

    大家刚才还在言笑晏晏,此刻都安静了下来。

    包拯牵着芋头进来,低声道:“行礼。”

    芋头行礼,赵曙含笑道:“为何请罪?”

    这个题目大了些,包拯担心芋头会应对失措。

    可芋头却不慌不忙的道:“爹爹在家时常说这个世间有人做事,有人不做事。做事的辛苦,可不做事的却见不得他们做事,就喜欢在背后捅他们刀子。先前街坊们来庆贺,有人遗留了食物,沈家唯恐有小人说这是邀买人心,于是臣就来请罪。”

    他有虚职在身,所以才能自称为臣。

    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赵曙满意的道:“如此朕知晓了,你可会饮酒?”

    包拯皱眉道:“官家,孩子不能饮酒。”

    这年月的人不知道孩子饮酒的危害,但沈安知道啊!

    当年沈安就说过,不能让包绶饮酒,以免伤肝,进一步就是伤脑子,为此他还把李白拎出来当例子。

    芋头拱手道:“臣告退。”

    赵曙点头,有人带着芋头出去。

    韩琦这才赞道:“芋头这番话说的很是顺畅,这孩子看来也是个天才啊!”

    刚落座的包拯淡淡的道:“大宋的天才何其多,但凡提及某人,必然说他幼时是如何的聪慧,老夫那么些年,少说听到了数百个所谓的天才,可如今那些天才却默默无闻。”

    士大夫喜欢吹嘘,不,是互吹,这股风气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的,席卷大江南北,渐渐的弥漫到了平民中间。

    有人喝多了,说道:“司马谏院可是有口皆碑的天才,小时就能砸缸救人,大了……”

    “咳咳咳!”

    司马光恨不能用针线缝住那人的嘴,那人大抵也觉得不对劲,就讪讪的住口了。

    说自家孩子是天才,这是造势。

    前面一个砸缸还行,算是美名,
>>>点击查看《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