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北宋大丈夫 > 北宋大丈夫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12章 颠覆性的答案(为‘幸福’加更)(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北宋大丈夫 章节目录 第212章 颠覆性的答案(为‘幸福’加更)(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头,随即赵祯就吩咐道:“令包拯去。沈安和肖青也去。”

    老包的节操还行,而且脾气不好,赵祯觉得他要是去了,铁定能镇压一干官吏。

    官吏不老实,这是常态,对此他非常清楚。

    可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同样清楚。

    而让沈安和肖青一起去,就是作为两位备胎的代表,算是间接帮他们了解朝政。

    至于直接让他们参与朝政,这个是万万不可能的。

    宰辅们出了大殿,大家都有些不安。

    传统习惯被颠覆了,大家始终觉得不对劲。

    前面的沈安看着神采飞扬,甚至是有些嘚瑟。

    赵宗绛一路回到家中,见到赵元良后就不禁笑了。

    “笑什么?可是遇到好事了?”

    赵允良很是惬意的问道。

    老八家如今也算是成了备胎,这多好的事啊!

    赵宗绛笑道:“中牟有灾民,朝中都说把精壮灾民编为厢军,可那沈安却独辟蹊径,建言以工代赈,原地处置。”

    赵允良的眼睛一亮,说道:“祖宗为何要把灾民编为厢军?不就是怕他们造反吗!沈安这是在颠覆祖宗之法,群臣此刻看似同意了,可一旦中牟有人起事,他沈安就逃不脱罪责!”

    赵宗绛笑道:“以往那些灾民在等候处置期间,多有不法,这次也不会例外,所以爹爹,沈安这次怕是要完了。”

    赵允良点头道:“是啊!只要有人一起哄,法不责众嘛!”

    ……

    “他急切了。”

    赵宗实看来恢复的不错,他皱眉道:“沈安急切了,灾荒之后有大乱,这是铁律,他急什么?”

    赵允让也头痛的道:“这少年……”

    只有赵仲鍼,他很是笃定的道:“这等事就是大宋的毒瘤,不尝试着去了,以后会成大患。”

    赵允让瞪了他一眼,说道:“祖宗之法何等的高瞻远瞩,你懂个屁!”

    赵仲鍼想想反抗的代价,最终还是决定要为了道理而反抗。

    “翁翁,时移世易!”

    别抱着老规矩不放,那是腐朽的。

    “你说什么?”

    “孙儿说……哎呀,您怎么又打人呢!”

    “站住!还敢跑!”

    ……

    包拯一路疾行赶到了中牟,当看到那些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时,不禁就怒了。

    “地方为何不赈灾?”

    地方官讪讪的道:“未得许可,不敢放粮。”

    “迂腐!”

    老包雷厉风行的道:“开仓!”

    马丹!百姓都要饿死了你还不开仓,怪不得要造反。

    这是来自于沈安的怨念。

    灾民们听到消息后不禁欢欣鼓舞,有人喊道:“多谢包青天!”

    “多谢包青天!”

    这些欢呼让包拯有些……小小的窃喜,但这个窃喜马上被沈安打破了。

    “这是官家的圣喻。”

    包拯马上就是一身冷汗。

    重臣们习惯性的会忽略皇帝,然后标榜自身,这是习惯,老包也不能免俗。

    可把皇帝的功劳往自家身上扯,包公,您也太嘚瑟了吧?

    “官家万岁!”

    当地的官吏非常有眼色的带头喊口号,气氛渐渐才转了过来。

    肖青在观察着沈安,见他走进了灾民中间嘘寒问暖,不禁摇头失笑。

    你现在不是重臣,弄这个姿态有屁用!

    沈安那边已经召集了不少人,说话的声音渐渐也大了,引得包拯等人赶了过去。

    肖青也凑了过去,想听听沈安说了些什么。

    “……官家听到消息后就忧心忡忡,担心的不行,这不马上就令包中丞赶来了,就是担心大家被冷着了,被饿着了。”

    沈安说着从一个妇人的手中接过孩子,熟练的哄了几下,然后说道:“这孩子还壮实。”

    妇人落泪道:“家里的东西都尽给他吃,大人……大人就忍着。”

    沈安叹息了一声,然后看着这些灾民,问道:“若是能给你们重建家园,你们是愿意去做厢兵还是留在家乡?”

    包拯的心中一震,急忙就近前了几步,想仔细倾听百姓的心声。

    肖青更是不堪,不但靠近了,而且还掂着脚,恨不能马上就听到反对的答案,然后沈安就成了个大笑话。

    随行的人成分复杂,各方的人都有,皇城司的人自然也不缺。

    此刻大家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百姓的答案。

    一个老汉出来说道:“听闻每次灾荒,精壮都要被编为厢军,此后就衣食无忧了,这是好事……”

    肖青只觉得心口猛地热了一下,那股子狂喜就忍不住奔涌上来,让他面色潮红,身体颤抖。

    这是什么?

    这就是铁证,证明你沈安坚持的就地安置方案是个错误的铁证
>>>点击查看《北宋大丈夫》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