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官路风云 > 重生之官路风云目录 > 卷 二 年轻乡长 第一章 赴任上(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官路风云 卷 二 年轻乡长 第一章 赴任上(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章  赴任上(本章免费)

    东安省是内陆省,地域广袤,是小江流域的流经地,同时也以小江为界限,分为江南和江北两地。

    浦海和临江两个市便是江南的典型城市,这里常年气候湿润,江滩平缓,港口众多,再向南便是富庶的南方省市,交通发达,因此江南的城市向来是东安省每年增长gdp的重要支柱。

    江北地区则截然相反,由于地势原因,这一带大部分是丘陵地貌,山高路远,土地贫瘠,据说解放前这里是有名的土匪窝。

    武阳市就位于江北地区,从省城开车,一路疾驰,需要六个小时才能赶到武阳市区。至于说高阳即将赴任的三河县,从武阳出发,也还需要两个小时才能抵达。

    坐在海狮面包车里,高阳侧头望向车窗外,发现自从在江南乘坐渡轮抵达对面的江北地区后,地势便开始渐渐地高低不平,就连空气也变得有些干冷。

    一旁的青干处处长张正阳显然已来过江北多次,下了渡轮,便独自闭目养神。事实上,高阳从上了面包车,除了与他打了个招呼听到过他的回应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他的任何声音。

    面包车上除了张正阳外,还有一名青干处的工作人员陪从,似乎察觉到了处长大人心情不好,脸上虽有些雀跃,但也紧闭着嘴巴,不发一言。

    高阳心知张正阳被刘鹏飞逼着亲自送自己赴任,心里肯定不爽,却也并不怕他的迁怒。他的档案虽然并没有随着新身份而下放到市县管理,但他相信哪怕再给张正阳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在自己的档案上做手脚。

    至于其他方面,省委组织部就算再牛,也总不可能要求市县组织部去为难一个小小的副科干部吧?那日刘鹏飞在高阳临离开时,将办公室电话和大哥大号码写在纸上交给他,笑眯眯的让他有事就打电话,张正阳也是亲眼所见。

    若是察觉到张正阳在背后搞鬼,高阳就不信打给刘鹏飞会不管用。

    更何况老爸高致远如今代理浦海市长,只需春节后人大选举结束,就成为真正的浦海市二把手。

    四十二岁的地级市市长,正厅级干部。谁都知道以这样的年龄优势,只要不犯错误,退休前升到副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浦海这样的仅次于省城的城市在背后支撑,高致远几乎不用标新立异,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就能够获得巨大的政绩。

    如此强劲的发展潜力,就算张正阳身为组织部青干处处长,也要掂量一下是否值得他去得罪。

    最重要的是高阳与他无冤无仇,说白了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若是他真想背地里阴人,才是脑子进水了。

    因此高阳见张正阳一副生人勿近的模样,也就置之不理,一边观察车窗外的风景,一边盘算着到任后如何发展。

    按高致远昨夜给他的材料上所说,武阳市在全省七个地级市里排名第六,整个市的gdp不及浦海市下属的一个县,不难想象这样的地级市,财政会有多么窘迫。

    整个东安省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其中有两个就分布在武阳市,高阳即将赴任的三河县便是其中一个!

    想到这里,高阳只觉得脑仁生疼,组织部可真够照顾自己的,明着是给自己补偿,实际在这样的环境下,前途基本是无亮了。

    可是他又不能不去,省委副书记以高龙下台,高致远上台以及王天成升任浦海市常委、政法委书记为代价,来换取高龙的仕途,这本就是极其优厚的条件。更何况还与组织部顺水推舟将他一步到位提拔到正科上,若是他不接受,高致远能大义灭亲。

    当然对于组织部这样的安排他也能够理解,这批选调生下放到基层后基本都拥有副科级待遇,有些人甚至能成为实职副科。到了乡里,就算不是副乡长也至少会是个乡长助理或者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之类的职务。

    而高阳作为唯一一名提拔正科的幸运儿,如果再将他放在江南,不等到他上任,告状信就会雪花一样的飘到信访办。

    能够理解是一码事,接不接受又是另一码事,如果高阳提前知道自己会被分到这样的地方,他宁愿不要这个正科。

    大兆乡这个名字高阳在上任前就听过,那日在省委门前上访的就是大兆乡的人,高阳当时还琢磨那个乡长肯定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才会逼得老百姓不顾一切到省城上访。

    可是昨晚高致远给他的资料上,所写的情况却与他的想象有了很大的出入。

    大兆乡是东安省最北边的一个乡,与隶属于宁空省的小兆乡隔山相望,却老死不相往来,这其中的恩怨可算是源远流长了,现任乡长赵永奎便是栽在了这上面。

    小兆乡所处地势偏高,恰好在流经两乡的饮马河上游,大兆乡则在中游,为了灌溉农田,小兆乡在文.革的时候将饮马河拦腰截断,修建了饮马水库。只是如此一来,河水枯涸,大兆乡的农田就再也无法灌溉。

    大兆乡的老百姓就不干了,凭什么一条河被你们硬生生截断,抢走了我们的水源?于是聚集了近千人轰轰烈烈杀到小兆乡,准备挖开大坝,
>>>点击查看《重生之官路风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