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逆袭大清 > 逆袭大清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五章 和谈(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逆袭大清 章节目录 第五百四十五章 和谈(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雪降临,大清的兵马已经退去,但朝鲜所经历的惨败让李昑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朝鲜连打败满清的实力都没有还想要去撼动中原王朝,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想明白后,李昑明白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跟满清开战下去了,不然只会把朝鲜拖垮。于是他便立马派出使臣带着不少贵重的物品去沈阳那边向乾隆请罪,并下令让占据了丹东和通化两座城池的守军赶紧这两座城池给让出来,退守到边境中去。

    至于给乾隆的说法也很简单,刚好世子李愃请辞了世子之位,所以李昑就下令杀了几个支持世子李愃的臣子,把罪名全部推到他们身上。然后乾隆宣称这一切的事情起源都是因为他们教唆世子李愃所弄出来的,他也是后来才知道世子竟敢做出如此最大恶极之事。

    如今他已经把世子李愃贬为了罪人流放到济州岛等死了,朝鲜也把占据在大清的城池军队也全部收了回来。

    请求乾隆看在朝鲜一直对大清忠心耿耿的份上,饶恕朝鲜这次失职的罪责。

    不得不说,朝鲜的一系列操作深得乾隆的心意。

    自今年与大燚开战以来,战败不断的消息让乾隆都怀疑起了大清是不是真的腐化到了不可补救的地步了,竟如此的不堪一击了。

    朝鲜的卑微求饶的声音又乾隆感受到了大清帝国也没有那么差。

    不过对于朝鲜敢背刺我大清之事,乾隆很是气愤,如今还敢过来求饶,乾隆自然不会对着它客气。

    本来大清刚经历打败,正是需要钱财的时候,你朝鲜就算不打我,我都要找理由狠狠的宰你一笔。如今你送上门来了,乾隆哪里能轻易放过它,便对朝鲜使臣提出了一大堆的要求,比如粮食、美女、钱财等等。

    对于乾隆所提出的要求,李昑是愤怒不已,大骂乾隆就是狮子大开口,真要凑足这些东西送出去,非得把朝鲜的家底掏光不可。

    不过乾隆也说了,如果朝鲜不能让大清满意,他们的兵马不介意会再来朝鲜洗劫几次,估计朝鲜的损失会更大。

    有传统儒家学派的大臣提议朝鲜不如直接去依附大燚得了,毕竟大燚是汉人王朝,跟大明还沾亲带故的,对朝鲜也算有恩情。

    更重要的是汉人王朝多少会顾及一些脸面,就算是他们去给汉人上贡也不会吃亏。

    不过朝中亲清的大臣们却是立马跳出来反对,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旦朝鲜明确降大燚,只会彻底的惹怒大清,让大清肆无忌惮,到时候大清的军队长驱直入朝鲜,大燚的军队却不来援该怎么办?

    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李昑也是头疼不已。

    不过头疼不已的不止李昑,乾隆也是头疼得很。

    大燚虽然是暂时停下了进攻的步伐,但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因为冬雪降临的原因,一旦明年春去雪化了,战事估计还会继续。

    到时候大清又该如何抵挡住大燚进攻的步伐?

    帝国经历了一连串的惨败,国库早就告急。

    虽然在燚军攻打京城之时,乾隆率先把国库的银子都送到沈阳,可那也没有多少银子了。

    而朝廷被迫退守至沈阳,就注定了大清国未来的税收也将是寥寥无几。如果大清国找不到开源的办法,从京城运来的这点银子也支撑不了多久。

    这次打朝鲜是意外收获了不少的钱财,但终究是杯水车薪罢了。况且蒙古那边为支援大清死伤了这么多的人马,大清如果不拨下些银子安抚好他们,估计蒙古那边也会有人出来闹腾。

    总而言之,大清的国库现在看着是还有些银子,实际上却是每一厘都是有了去处。

    议事厅中有大臣提议,能否与大燚再次

    签订和平协议,好留点时间给大清喘息的时间。不然以大清目前的局面,明年将很难抵挡得住大燚的进攻。

    要知道自「圣祖」康熙爷开始,大清一直都实施着种植柳条边政策。禁止汉人出关,所以关外几乎是没有汉人。

    没有汉人,就意外着没有税收,连未来想要补充兵力甚至是要集齐辅军来运送粮草军需都是个难题。

    此时的大燚并不像前明时的颓废,大清的军队也不像太祖太宗时的能打。

    这要钱没钱,要人没人,那仗还要如何打?

    议和的声音一出,乾隆就好像被人刺道痛觉神经一般立马咆哮了起来。不过咆哮声虽然大,却也没有对提出议和的大臣做出任何处罚。

    显然乾隆心中也是认可了议和的方案,只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罢了。

    毕竟从坐拥整个帝国到被赶到了这里,乾隆感到愧对「圣祖」康熙爷对自己寄予的厚望。

    可是自己兵强马壮的时候都干不过大燚,如今更是完全不是对手了。但是最终能不能议和还得看张瑞愿不愿了。

    天择五年(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日

    漫天的大雪终于引来了短暂的停歇。

    爱新觉罗.永琪受命领使臣前往大燚商讨两国议和之事。


>>>点击查看《逆袭大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