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目录 >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视伤(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卷 第三百三十六章 视伤(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国华将军看来还颇为忠义,很识大体。.38xs.”

    “嗯,就是,就是……就是有点愚忠之感。”

    “这倒不一定,或者就是小心谨慎,为武将者,能练出这些兵马,再有敬惧之心,前途才不可限量矣。”

    李鑫和张德齐差事在身,未得张守仁吩咐,也不便擅离,在浮山众将拱卫着张守仁下城楼的时候,他俩也只能跟在身后。

    听到浮山人的对话,两人也是忍不住轻声议论起来。

    此时最后一抹阳光也沉入黑暗,在济南这样的大城之外,原本是有不少民居依城墙而居,近郊之中,村落极盛,甚至是市镇模样,要离城十几二十里后,村落城镇渐渐稀疏,才成为普通市集模样。

    但今天这种原本一年中最热闹的这一天的晚上,城中寂寂无声,也很少灯光,只有浮山骑兵还在打着火把巡逻,只有王府之中和少数富户家中有丝竹管弦之声,看起来也十分热闹,有一点过年的样子。

    城外则是一片漆黑,一点儿光亮也瞧不着。

    胆小的人,在这种时候看向城外,怕是要吓的不轻。城池外头,也不知道潜伏着什么危险,如同一只亘古巨兽,正在择机冲入城中一般。

    在这种时候,为安人心,每个几个城垛都是生起一堆火来,多多生火,迷惑敌人不知城头兵马数量,也能方便巡城兵马间隙时取个暖,驱除一下身上的寒气。

    城墙下头,步队和少量马队已经归建,每一个时辰就会有部队去替换还在城中巡行的同袍,所以大伙儿都在抓紧时间吃饭。

    工兵营已经在东门附近建了十来个能容三四百人同时就餐的饭堂,搭建的速度极快,木制框架,然后蒙上皮子,再盖上油布,地上铺上草束和木板,简陋而又暖和的大饭堂就算建成了。

    紧靠着城门附近就有这么一座,士兵和将官们都是排着队在打饭,只有队官一级才有亲兵在身边,并且吃食待遇上略有一些不同。

    每个士兵都领到一些肉食,夹着肉的大馒头热气腾腾的,还有一木勺的上好烧酒,闻到酒肉香气,所有人都是眉开眼笑,十分开心的模样。

    见到张守仁,大家都是一碰脚,行一个军礼便算完事,有的老人,官职虽不高,但却是能够得上和张守仁说话,当下都是笑着道:“大人,来和俺们一起吃点吧?”

    听到这话,济南府城中的人都差点把眼珠子掉下来!

    堂堂游击,几千精兵的将主,和你们一群小兵一同吃?也亏这厮能张的开这张嘴,有这天大的胆子说这样的话。.38xs.

    “不了,不了。”张守仁却是十分和气,只摇头笑道:“我要去看看受伤的弟兄,你们可劲造,年三十的带你们出兵放马,恶仗一场,吃食不够好,慢慢给你们找补吧。”

    今晚这一餐,人人有肉菜,有酒,在大明官兵里就算过年吃饭也就是最顶级了。鲁军待遇一向很差,半年不关饷都常有的事,过年时将领都赌钱耍乐去了,谁管你小兵有没有年夜饭可吃?

    两相对比,这差别可就大了。

    一群济南人,包括李鑫和张德齐在内,都是在黑暗中隐住身形,但都是忍不住点头。所有人都是若有所思,大约都明白了,为什么这些浮山兵军纪如此森严,张守仁对他们的指挥也是十分顺畅,如臂使指,这其中的道理,可能眼前的一幕就能说明一些吧。

    “咱们刚进城,吃的还是自己,又没补给,有这些酒肉也够好啦。”

    “是啦,多谢大人了。”

    “俺明早是辰时的值,下了值要补觉,在这先给大人贺年了。”

    “大人新年发财,万事顺心啊。”

    “给大人贺年。”

    从这些小兵群中走过去,人人都是善祷善祝的模样,这些兵,不仅能打仗,割头时凶神一般,此时说话却都是文绉绉的,一看就知道,都是能识字的人。

    这种事情,在济南府的人看来简直是颠覆,是不可想象的神迹。

    明朝读书人是一百人里头有五六个,其中有一些是奔着进士去的,只读典籍。有一些则是识字当学徒,为的是能写招牌幌子,能记帐,不当睁眼瞎。

    普通百姓人家,中层以下的,特别是农民或是军户,一百家里也出不了一个读书识字的。

    张守仁这里,一百个当兵的九十个都是识字的样子,最少从话风里听的出来,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睁眼瞎。

    这种事,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一群济南府的随员都是使劲的晃着头,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眼前这些事,实在是太诡异,太不可思议了。

    “发财发财,大伙儿发财。”

    张守仁并没有刻意停留,只是不停的和大家打着招呼,所有人都是想拥过来,眼神中也是对他毫无保留的热爱的尊敬,这种威望,实在是得来不易,让人觉着十分的可贵,也是令人觉得珍惜。

    他心中十分感动,这些浮山子弟,来自登莱一带的子弟兵,已经与他恩义相结,是成为打不散的最忠诚的部属了。


>>>点击查看《重生之大明摄政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