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玄幻小说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目录 > 第一卷 第五十七章 谈判(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第一卷 第五十七章 谈判(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张大人,你真是后起之秀啊……”

    本州的州官姓秦,在州官的任上已经是第三任了,第一任时,正是冯三宝冒起的时候,所以这个林秀才也是亲眼看见。.38xs.

    地方政务,无非就是几个方面。

    赋税,这是最要紧的,当今皇上最看重的就是这个。赋税收不到六成以上,官肯定当不长久,要是能收到八成以上,升迁有望。

    本州的秦知州既不是收不到六成的废物,也不是能收到九成的干才,加上年纪大了,能力不足,也不想动缠,就是打算在胶州养老。

    结果三年一任,每一任的考语都是中平,这个考语不需要下台,也不能升迁,只要不想转任,就能一直干下来。

    赋税之外,就是司法,也就是按不下去,非要惊动官府的案子。

    再就是教化,也就是儒学,要是境内一年多考中几个秀才,就算是知州教化有功。

    这方面,胶州这里也是马马虎虎,既不算优异,也不是落后地区。

    总之秦知州就是在胶州这么混了下来,他的收入不低,但盐政上的孝敬绝对也是不小的一块灰色收入。

    当知州的,象林秀才这样的高级帮手就有十来个,门房二爷一类的就有好几十个,再加上投靠他的家族宗亲和乡党,知州衙门一开饭总得十几桌上百人,这不贪不腐的,还真养不活这些闲人,更别提自己能落下一丁半点。

    所以不要说盐政上收入不低,就算是很少,知州也不会放过的。该收的,绝不会放弃分文,蚊子肉再小,也能积少成多。

    这么多年下来,秦知州和冯三宝合作愉快,每年都有固定的银子入袋,现在冯三宝死了,一想到可能失去的银子,就算是知州也承受不了这么巨大的打击,于是林秀才奉命出场,现在在谈判中处处落在下风,两只眼睛也是恨恨的盯着张守仁,只道:“大人要逼的学生无路可走了。”

    他这么说,自是觉得前景不妙。

    大家斗法,要互相有牌打才好,按张守仁的分析,知州这边确实十分被动。既然自己这一方没牌,那么是扁是圆,就只能任由别人揉搓了。

    “哈哈,先生说的哪里话来!”

    张守仁笑的十分爽快,对方服软,那就不必要再弯弯绕了,他很直接的道:“冯三宝之前给大人和列位先生的份例银子,我这边照旧好了!”

    “啊?如此甚好啊!”

    这个收获算是叫人喜出望外了,原本的谈判底线也就是如此。.38xs.

    银钱落袋,大家平安无事那就是最好了。

    林秀才颇为不安,下意识地搓了搓手。在他多年的幕僚生涯里还真没见过几个这样的人,一边是频频出牌,把自己打的落花流水,一边却是自己主动后退,实在是大方的过了头。

    “等过些日子,局面平静下来,在下也稳住了胶州一带的局面,这个盐政巡检司的位子,还要请秦大人妥为安排。”

    “嗯,到时候由你安插一个自己人,就用捐纳好了。”

    明朝的捐官虽不如清朝那么泛滥成灾,不过有些官职也是能捐的,象眼前这巡检就是如此。从九品的官,也是武职,只要符合若干条件就可以捐任,只要程序上合法,别人就不会有什么话可说。

    不过张守仁自己是没有办法干这个的,固然巡检官卑权重,不过一个从五品的副千户来干巡检,法理上都说不通,登莱那边是绝不可能同意的。

    “如此最好,劳烦先生了。”

    说完正事,两人都是一身轻松,彼此对座喝茶,开始闲聊起来。

    林秀才对整个大明的局势还是乐观的,他的同乡有在洪承畴和孙传庭两处当师爷的,处理一些文启和钱粮上的杂务,虽然不能共腹心商量军政大事,不过跟在高层身边,小道消息总是断不了的。

    这年代没有手机网络,联络就是靠书信,林秀才和那几个同乡都是保持一个月通一封信的频率,据那几个同乡秘密透露,现在朝廷正在整军顿武,打算在关中把李自成给包住,要在十一年之前,把闯逆彻底剿灭。

    至于张献忠,左良玉最近连战连胜,看来也是蹦跶不了几天了。

    流贼向来是士大夫心中的肘腋之患,而历朝历代都是亡国于农民起义的阴影也是不小,明朝的立国就是和红巾大起义有关,所以在所有士大夫心中,别的都无所谓,真要能荡平流贼,说明就是和以前的农民起义一样,还都动摇不了明朝的根基。

    尽管现在江河日下,不过立国才二百六十多年,两宋四百年,唐也撑了三百年,大明再撑几十年总该可以,至于几十年后如何,那就是后人的事了。

    能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不当亡国之人,已经是现在士大夫普遍的认识。

    当然,这还算是老成厚道的人想法。

    有一些对星相学和屠龙术特别有兴趣的“人才”,每天都是在惦记着计算明朝的王气还有几年,是不是已经到了出山的时候了,这种人不仅有,而且还真的不少,一个王朝的统治核心就是士
>>>点击查看《重生之大明摄政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