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乱世晋隋 > 乱世晋隋目录 > 卷 五 五胡风云(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凉州兴亡录(1)(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乱世晋隋 卷 五 五胡风云(末)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凉州兴亡录(1)(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几天思维有些混乱,在行文上也有些前言不搭后语,在这里向热心读者们道声抱歉,这些章节以后会再做修改。作者一定会虚心接受评论区读者朋友的批评,再次表示感谢!)

    被乞伏国仁挡住去路的吕光着实郁闷了一阵子。凉州,关中,中间还有个新生的冒牌秦国,两个选择摆在了他和他的十数万大军面前:灭掉西秦,进军长安;抑或就地安家,在凉州谋求发展。乞伏国仁牢牢控制着河西走廊,贸然进攻显然不智,而吕光本人也并非什么忠臣义士,被梁熙这么一闹,吕光更加不愿回去。

    前凉灭亡后,凉州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吕光一手揽美女,一手拿棒槌,很快统一了凉州地区。

    吕光的皇帝位子还没坐稳,就来了一个捣蛋的。来人叫张大豫,相信大家应该还记得此人,前凉国主张天锡的儿子。老子没本事,就把信念传输给儿子,让他继承乃父之志,一定要收回张家那一亩三分地,那可是祖上传下来的。

    说完“遗志”,张天锡就去东晋享福了,留下张大豫在北方辗转流离,好不容易才踏上凉州地界。故地重游,可凉州早已物是人非,姑臧城又换了主人。张大豫不敢深入境内,就在边境上打出旗号,召集前凉故将。

    经过十多年的通货膨胀,张家旗号贬值不少,可仍有不少人来响应,其中一大部分都是汉人,出于民族情感,他们都不愿意为氐人卖命。有一个姓郭的汉人隐士就说道:“现在国人都要穿戎人的衣服了,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趁吕光不留神,汉军迅速攻克昌松郡,张大豫以此为根据地,到处招兵买马,部队规模扩大到三万余人,至于战斗力则另当别论。

    军情传到姑臧,吕光才发觉事态的严重性,急忙亲自带人上阵。张大豫见势不妙,喊来了好朋友秃发思复,结果被吕光一顿狠揍,吕光一鼓作气,在杨坞击溃张大豫。后者只身一人亡命凉州。

    张大豫被打成了游击队,再也不敢和后凉军发生正面冲突,后来干脆做起了强盗勾当,吃饱了就去问候凉州的老百姓,等大军闻讯赶到,强盗军早不见了踪迹,搞得吕光非常心烦。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有一次,张大豫又跑去打家劫舍,不小心被吕光抓了个现行。于是乎,强盗军被打散,张大豫只身逃亡,不久后,被眼中冒火的凉州百姓逮住,张大豫活到了头。一场轰轰烈烈但莫名其妙的复国举动就此结束了。

    总体来说,吕光治理下的凉州还算平静,偶尔燃起的一两支反抗火焰,旋即被扑灭。相比于关中的混战、中原的熙熙攘攘,凉州算得上是一片乐土。然而,在这个狼烟四起的混乱年代,上天似乎不想放任凉州独善其身。

    不久后,一场大饥荒席卷了整个凉州,饥荒在十六国时期并不罕见,只是这次的厉害程度远超以往,“人相食,死者大半”。天灾愈演愈烈,人祸紧随其后:凉西原太守康宁自称匈奴王,扯旗造反。犹如连锁反应般,张掖太守彭晃也宣布独立,张大豫的故将王穆也重新活跃起来,这三支势力相互勾结,一时间兵势滔天。

    三股势力以彭晃居中,自西向东分布,向哪个方向出兵成了一个大难题。就距离而言,彭晃与姑臧最近,威胁也最大;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康宁和王穆都是外族,造反无可厚非;而彭晃则是族人,必须刹住这股不正之风!否则,以后还怎么驾驭群臣?

    哪成想,吕光的决定遭到了将领们的一致反对,他们担心王穆和康宁会赶来救援,而张掖一旦不下,他们将处于两面夹击的不利局面。吕光信誓旦旦地分析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事实摆在眼前,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叛军势必会联合起来进攻姑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兵法云: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彭晃立足未稳,与后两者的关系尚不紧密,只要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张掖,康、王两人必定来不及反应!”

    领导就是领导,说话果然有水平。于是,按照吕光的计划,大军即刻出征,经过数日的急行军,抵达张掖城下。吕光身先士卒,带着弟兄猛攻城头,二十天后,终于敲开了城门,彭晃伏诛。赶来帮忙的康、王两人见势不妙,在半路上就开溜了。

    彭晃一败,其余两只小虾米就好办多了。正在这时,王穆军中又发生了一点小变故,郭隐士出山时,带来了一个叫索嘏的小朋友,王穆先是重用他,后来听信谗言,率众进攻索嘏,结果汉军伤亡惨重。

    王穆的做法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吕光闻讯,果断挥师东进,在酒泉大败王穆,逼得王穆向东逃窜。造反这种事情,凭的就是一口气,即一往无前的气势。气势一旦丧尽,就离败亡不远了。叛军出城后旋即溃散,只剩王穆一人,王穆还想效仿张大豫,进山为寇,可运气差得要命,不久便为吕光的地方官所捕,这个马姓小县令毫不含糊,砍下王穆脑袋去姑臧邀功去了。

    三支叛军,两支已散,吕光心情大好,便决定暂饶康宁一命,秋后的蚂蚱,还能蹦上天不成?于是乎,吕光班师姑臧,打算好好享受一下清平世界。

    没了苻坚的管束,吕光
>>>点击查看《乱世晋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