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乱世晋隋 > 乱世晋隋目录 >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壮士解腕(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乱世晋隋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壮士解腕(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    刘显和冉闵在邺城激战,赵军被击溃,冉闵一直追到阳平,斩杀敌军级三万有余,刘显败退襄国。

    打了败仗,刘显的心情非常糟糕,而石祇仍催命似的催促他再次出。于是,刘显把一肚子的邪火全到了石祇身上,这可不是简单地骂一顿了事,刘显杀了石祇这个落魄天子,自立为帝。

    冉闵砍人砍累了,暂时对襄国失去了兴趣,刘显过了几天安稳rì子。好景不长,刘显记吃不记打的xìng格本质暴露出来,打了那么多次仗;死了无数人,刘显仍不知悔改。他纠集人马,挑了个月黑风高的杀人夜,雄心勃勃地向常山起攻击。

    冉闵当时正在睡大觉,巡逻士兵好不容易才把他叫醒,冉闵揉揉惺忪的睡眼,跳脚大骂道:“刘显这个贼小子有完没完了,还让不让人睡觉了!”骂归骂,起床指挥战斗才是正事。冉闵把朝政交给了太子冉智,让大将军蒋干(这个人可不是周瑜老同学)打下手。

    安排完这一切,冉闵点了八千士兵,火救援常山。

    刘显的士卒早被打怕了,他们听到冉闵御驾亲征,吓得一个个跟筛糠似的。冉闵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刘显的军队打了个七零八落。刘显这次可没有那么幸运了,冉闵在他屁股后边追了整整一路,一直把刘显赶回了襄国。

    襄国的大臣们本来就不服刘显这个假冒皇帝,听说刘显大败,他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投降冉闵,城门热闹的跟赶集似的。武将们早已打开城门,一些没来得及出城的文臣们则在城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刘显活到头了。冉闵怕他在黄泉路上感到孤单,就给他找了许多作伴的:石鉴全家。石琨跑得快,捡了条小命,他带着老婆孩子出奔到东晋。东晋的大臣们商议了一番,认为后赵是东晋的敌人,留着石琨早晚是个祸害,就把石琨全家杀了。

    至此,石氏一族绝种,风光一时的羯族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沉沦,令人震惊的是,后赵一国除石勒、石虎兄弟善终外,其余皇室尽数死于非命:石宏是第一个,石琨是最后一个。这是一幕极其罕见而又无比残忍的现象,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亦是空前绝后的。

    笔者将这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产生归咎于一点:胡汉民族的融合使然。

    在胡人尚未踏入中土的很久之前,胡人部落的生产力很低,处于半开化的奴隶社会甚至公社社会,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胡人没有那么强的尊卑观念,子承父业是一件深入人心的事,因此,在政权交接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杀戮和鲜血,酋长和部落成员之间虽有贫富差距,但远没有汉族皇帝和平民那么大。

    后来,他们接受了一种全新的、先进的文化:汉文化。从汉人的典籍中,他们知道了什么是“尊卑有序”;同时把“能者居之”的观念植入脑海。而本民族自身的杀伐本质远未蜕去。进入中原后,两种价值观生冲突,落后的生产力难以接受先进文化,大规模的流血事件接踵而至。

    换句话说,石氏的汉化程度不完全,这直接导致了这种现象的生。不久后,我们还会就“汉化”二字展开讨论。

    石氏被灭族的同时,姚弋仲亦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位年过古稀(73岁)的老臣和石氏的关系非同一般,如同上天注定般,他的身体与他效忠的后赵皇族一同走向了毁灭。

    临终前,姚弋仲把儿子们叫到了病榻前,四十二个儿子排排站,把姚弋仲的卧室围了个水泄不通,儿子们报完数,开始聆听父亲的遗嘱。

    “石氏待我不薄,”姚弋仲一字一顿道,“我本想尽力守卫赵国江山,无奈能力有限,如今赵国已亡,汝等切不可觊觎中州之地,我死后,你们一定要率领族人,南下归晋,然后效忠晋室,助陛下早rì还都洛阳!”姚弋仲勉强把话说完,很快就一命呜呼了。

    姚襄是这群儿子中最有威望的,却不如人家苻健听话,姚弋仲死后,姚襄秘不丧,而是打出父亲名号进军关中,秦国根基已稳,苻健轻易化解了姚襄的攻势,并且斩杀后者三万余人。

    关中是待不下去了,中原更是去不得,姚襄只得率军南下,在荥阳作短暂停留后,姚襄带领族人,开始了长途跋涉,一个月后,姚襄踏入东晋土地,但苻氏和姚氏两家的恩怨远未结束,若干年后,他们的子孙还会重逢。历史之神总让人琢磨不透,他有时候像一个充满激情的少年;有时又像一个恶作剧的孩童。

    有后人评说,姚弋仲和苻洪的两份遗嘱,分别决定了两个民族的命运。

    冉闵挖塌了他赖以起家的后赵,自以为大局已定,便率领一万多人到常山、中山诸郡打猎。哪成想,冉闵的一举一动都被燕国慕容恪看在了眼里。两人上次交手还是在十四年前(公元338年),时过境迁,当年初出茅庐的两个傻小子都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猛将。

    两人混得都不错,慕容皝死后,其子慕容俊即位,慕容恪成为第一辅政大臣。在他的经营下,燕国的地盘大大扩展,甚至把幽州北部纳入了帝国版图。燕国把都城搬到了蓟城(今běi jīng西部),吞并中原之心昭然若
>>>点击查看《乱世晋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