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乱世晋隋 > 乱世晋隋目录 >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炸营风波(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乱世晋隋 正文 第三十七章 炸营风波(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    前赵和后赵本来没什么过节,好比一棵树上的两个苹果,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两赵都是小苹果时,由于汉国这株大树的节制,关系还算和睦,石勒和刘曜两人合力灭亡了西晋。随着小苹果的长大,他们现,中原这株大树并不能同时满足两个苹果所需要的养分,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战争只是早晚问题。

    而且石勒有兼并天下的野心。

    双方的摩擦起源于司州刺史李矩。随着后赵向西扩张,不可避免地侵犯到了前赵的利益。在两赵之间,有一片缓冲地带,司州。这个地方可谓牵一而动全身。镇守司州的是李矩,此人是刘渊的老部下,在前后二赵闹分家时,这哥们儿谁都惹不起,干脆占据了河南山西陕西交界的一大片地方自立山头,两边都不得罪,行了吧。

    前后两赵都在忙自己的事,一个打西凉;一个打段氏,rì子倒也平淡。三者保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渐渐地,石勒不再满足于这种平衡,他派儿子石生进驻洛阳,打起了李矩的主意。石生不敢大张旗鼓地开战,于是干起了老本行。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都成了他抢劫的对象。李矩和搭档郭默率军抵抗,多以失败收场。

    万般无奈之下,李矩向前赵示好,并把司州大片土地许诺给刘曜。小弟有难,做大哥的不能坐视不管。刘曜派刘岳率军两万紧急援助李矩;大将呼延谟同时兵,意图和李矩汇合。

    刘岳这一路进展顺利,数次击败石生,并把后者围困在金墉城。石生数次突围,都被刘岳顶了回去。前线失利,石勒非常着急,他命石虎不惜一切代价救出石生。这位中山王毫不犹豫,迅点了步骑四万人,星夜驰援金墉城。经过一番苦战,被困的后赵军终于杀出重围,他们和援军击败了刘岳,并把刘岳围在石梁(坞堡名,在今洛阳东)。石虎的围城方法十分独特,他在四周挖了几丈深的壕沟,并在壕沟上设置栅栏,上面插满了各种利刃。还好当时没电机,否则,不排除石虎在栅栏上挂电网。

    刘岳出门时没带多少粮草,如今被围困在石梁这么个鸟不下蛋的地方,将士们叫苦不迭。粮食吃完了,士兵们不得不杀马以充饥。刘岳一边嚼马肉一边叹气,通讯兵被杀了一批又一批(不是摔死就是被shè成刺猬),这苦rì子啥时候算到头啊!

    石虎之所以没有急于攻城,是因为他还有所顾忌,那就是呼延谟。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石虎四处派人打探,终于摸清了呼延谟军的动向,他把大队人马都交给了石生,自己率轻骑进攻呼延谟(后赵军从猎物瞬间升级成猎人,世事难料啊)。石虎不愧为前赵第一猛将,他一通狂揍,干掉了呼延谟。而后回师金庸。

    就在去洛阳的路上,石虎遇到了前赵军,石虎刚想乘胜进军,突然瞥见了敌军中的大旗,金黄sè的龙旗!

    石虎没看错,对面正是刘曜亲自率领的前赵jīng锐。

    洛阳方面迟迟不见战报,刘曜早已猜出了七七八八,他果断率军出征,不料还没到达金墉城,先在路上遇到了石虎。

    要是其他的前赵部队,石虎会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冲上去,可如果是刘曜,就另当别论了,这个人曾灭亡西晋,只此一举,就足以令对手考虑再三。石虎选择暂时撤军,一方面避其锋芒,二则集结军队,探明敌军虚实。

    石虎喊来了远在国内的侄子石聪,加上本部人马,凑够了足足三万骑兵。检阅完毕,石虎下令迎敌。石聪为先锋;石虎居中军。

    双方在一个叫八特阪的地方展开激战,这个小地方已无从查考,可能是古匈奴语。双方激战一天,石虎渐渐不敌,先锋官石聪差点被活捉。石虎只好鸣金收鼓,刘曜趁机驻守金谷(石崇故居)。

    就在刘曜驻守金谷的当天夜里,生了一件很诡异的事: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士兵们突然醒来,他们纷纷拿起武器,向身边的战友砍去。几万大军,如同集体疯了一样,看上去很像敌军趁夜劫营,事实上,大营里连敌军的影子都没有。很多人在睡梦中稀里糊涂的成了刀下鬼。那些活着四处疯砍着,他们的目标是每一个移动的物体,直到长矛刺穿自己的心脏为止。这种莫名其妙的厮杀在刘曜军中整整持续了一夜。

    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对国民军的最后一役——淮海战役中,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被围于陈官庄,孙元良率部经几昼夜苦战后突围,据孙元良到南京的战报所述,当时兵团只剩四百多人(很多书上都是这么写的),但后来据亲历者还原当时情况,其实在突围战中,孙元良部损失并不大,下辖三军仍有四万多人。部队突围出去后,在萧县休整,当天夜里,解放军派出小股部队袭扰,之后便生了和前赵军同样的情况。

    因为是现代战争,其后果比冷兵器时代自然要严重得多,在那个夜晚,近四万人死在了朝夕相处的战友枪下。

    关于这种现象,军事上有个专用术语:“炸营”。

    军营重地,自古都是肃杀之地,古代军营里有“十七条五十四斩”,当兵的整天齐心吊胆的过rì子,战场上要提防
>>>点击查看《乱世晋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