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言情小说 > 乱世晋隋 > 乱世晋隋目录 > 正文 第五章 广陵一散(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乱世晋隋 正文 第五章 广陵一散(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    经过太康年间(28o-29o)的改革,晋朝繁荣之象初现,在外各族归顺,在内民心依附,一个治世再次出现了——史称“太康之治”。

    连年征战,司马炎逐渐感到厌倦,洛阳城里的歌舞升平更加深了他罢兵的想法。况军费在封建zhèng fǔ开支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很高:少则三四成,多则七八成,这么做也是为黎民生计着想,而且还有一个好处:把军权收归zhong yang,防止地方zhèng fǔ作乱。

    既然好处多多,那就裁吧!太康元年,即平定吴国之后不久,司马炎下诏书裁军。古代帝王,始终把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立国的保证(今天亦是如此)即便是文景如此治世,也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军队,更鲜有裁军者。

    司马炎裁军的初衷是好的:士兵放下弓箭,拿起锄头,浩浩荡荡地奔赴田间地头,事实证明,此举确实促进了农业的极大展,也为zhèng fǔ减少了很大一笔开支。然而,省下来的钱却没用到正经地方。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上面所提仅是裁军的益处,和弊端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裁军的危害将会于不久后凸显。

    诏书很快下达:“仿汉代旧制,解散州郡各军,悉令其归田,大郡设武官1oo人,小郡5o人。此外,各封国也要相应削减军队。(仅有一个例外,司马攸)”笔者算了一笔账:晋朝共设173郡,就算全按大郡计,兵力也不过两万人。司马炎前后共封了57王,大**队5ooo,中国3ooo,小国11oo,其总数不25万人,加上zhèng fǔ军及州郡地方军,西晋的总兵力不过4o万!

    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4o万人能守得住吗?你以为那些蛮夷番邦归顺了就成顺民了?4o万常备军,连给人家打牙祭都嫌寒碜。关键是,真正打起仗来,有多少部队能够第一时间抵达战场?

    陶璜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交趾国(今越南)相距洛阳千里,当地还有六万多户没有归降,真正服从zhèng fǔ的不过5ooo户,而且经常有人作乱,这些州郡只能靠军队驻守!”

    山涛(竹林七贤之一)也表示反对:“这么大个国家,万一有点风吹草动,谁来保家卫国?罢州郡之兵,万万不可!”

    内宫飘来《大风歌》,武帝突然想起,从吴地到来的五千名宫女今天说要为他奏吴乐颂德,吴越之地,自古多佳人,她们似水般的柔情总能化解武帝的心结。陶、山二人的话很快淹没在优美的旋律里。

    宫门口的羊又开始叫唤,它们迫不及待地要品尝新鲜的竹叶了。武帝喜欢乘羊车巡视后宫,羊车停到哪司马炎就宠幸哪宫,羊喜欢吃竹叶,一些聪明的宫女便在门前放些新鲜的竹叶。其实宫女们完全可以养几只狼,羊看到天敌,自然狂奔不已,武帝肯定会摔个人仰“羊”翻,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了…(笑)

    武帝时期的**到底有多少人呢?

    公元274年,司马炎曾布一项命令:选百姓和公卿的女儿五千人进入后宫,以备皇帝选妃。离乡背井的少女们痛哭连rì,洛阳城几里之外都能听见,悲哉!“诏选公卿以下女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天下嫁娶(《资治通鉴》晋纪二)。”

    大意是,在选妃完毕之前,全国禁嫁娶之事。司马相如卓文君之流应庆幸早生了3oo年。也不尽然,因为当时选妃的是杨皇后。杨皇后讳艳,章献羊皇后的继任者,是惠帝司马衷的生母,此杨皇后区别于堂妹杨皇后杨芷。

    皇帝选妃,最气愤的还是皇后,封建王朝没有“小三”这个说法,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更何况是皇帝。可凡事都有个度,整天在老婆眼皮子低下泡妞,皇后能不生气吗?于是乎,杨皇后想出了一招,专挑那些长得白的(看来西晋以黑为美),个高的(卓文君大概得落选了)。司马炎看着这些歪瓜裂枣,实在没有什么食yù,可又不好作,那就凑合吃吧。

    加上后来从吴地征召的五千名宫女以及宫里原先的宫女,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和西晋宫廷禁卫军人数相当。顺便提一句,可能由于气愤过度,杨艳于当年病逝,谥号武元皇后。继任者是堂妹杨芷(大美女)。

    “朕意已决,卿等毋需多言!”武帝言讫,拂袖而去。

    羊车载着武帝向**缓缓逝去,陶、山二人气的直跳脚。这两人终究没能见到一语成谶的那一天。

    山涛回到家中,心中充满了忧虑,事实上,自从他当官以来,没有哪一天是开心的,先是魏曹丕行篡逆之事,当时他年仅十六岁。不想成为篡逆者手下的鹰犬,所以选择归隐,然后结交了六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饮酒赋诗,不亦乐乎!那段时间,是他生命里比较开心的一段时光,不用分心国事,偶尔提及,也只是一曲高歌一杯美酒一带而过。

    高平陵事件的生终结了这一切。和曹氏家族不同,司马氏爱才,惜才,遍寻天下名仕(主要是为了拉拢文人阶层)。而好友嵇康等人却持不合作态度。在他们心中,司马一族是乱臣贼子,不屑与其为伍。还有一点,这些人都
>>>点击查看《乱世晋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