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科幻小说 >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 >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57章 召见驸马李长生(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 章节目录 第157章 召见驸马李长生(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此刻白文武才知道,这个朝廷没他想的那么简单。

    人家根本不给他狡辩的机会。

    这是要直接扣他一个死罪。

    看来他还是想天真了。

    这些人,哪里能容他在天子面前狡辩。

    京都府的人,大概怕自己失去立功的机会,还上前说道:“皇上,定是这贼子卖国求荣,否则他为什么夜半烧粮,又为何家里藏匿的如此多的家产,还请皇上早日定夺,一卸民恨。”

    其实这一刻,众人就是故意给小皇帝看的。

    意思说,你看我们这些老臣,可不是废物,每天兢兢业业地为国为民,半夜不睡觉,也要抓到卖国求荣的罪人。

    就连贾头领,也佩服丞相这个本事。

    明明昨天是他设局招待众人,利用他们抓贼。

    现在好了,变成了他们夜谈公事。

    所有功劳都被丞相一个人独揽了,真是好手段,好说词。

    就连贾头领都佩服此人的心机,不愧为丞相。

    脸皮够厚,

    而皇上看了看被捂住嘴的白文武。

    说实在的,小皇帝也想盘问一下。

    不过看着满朝文武的样子,他真怕自己丢脸。

    但又担心冤假错案。

    不过他很信任贾头领,便问道:“贾副统领可有什么建议?”

    贾副统领也不客气,当即说道:“此等卖国求荣的乱臣贼子,该诛杀九族,并将人头悬挂在城门,以儆效尤。”

    白文武一听,吓得使劲摇头,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呜呜的想要起身。

    奈何两个殿前侍卫,上前就按住。

    而周围的大臣见状,纷纷喊道:“殿下,此人该诛九族。”

    皇帝也不客气,直接一挥手说道:“推出午门斩立决,株连九族,财产充公。”

    就见殿前武士拉着白文武出去了。

    小皇帝见状,则走下大殿,走到那堆黄金面前说道:“好家伙,这么多,真是该死,把这些钱财送入国库。”

    说完就背手问道:“李长生何在,让他上殿?”

    众人不解,这个时候叫李长生干嘛?

    太监刚将话传出来,就见李长生迫不及待的朝着大殿走去。

    本来太监还想再吩咐一下礼仪注意事项。

    可李长生才不管那些规矩,又不是第一次来了,基本上也都了解。

    不过他没低头走进大殿,反而昂首挺胸,阔步走进殿门。

    那样子就像一个凯旋而归的将军一般,气宇轩昂。

    此刻他和往日不同,他可是皇帝的姐夫,没有必要像以前那么畏手畏脚。

    一进门便抱拳喊道:“臣李长生拜见圣上。”

    若是以前,小皇帝一定瞧不起这个人。

    但自从阿姐嫁给这个人,他才知道李长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家伙看起来像个小白脸,但骨子里却是一个倔强之人。

    皇上让他去了缝尸铺,他就赖在缝尸铺不走了。

    即便是家里腰缠万贯,有钱到能富可敌国,这家伙也不羡慕高官厚禄。

    甚至不屑做驸马。

    这般不爱王权的人,真的不多见。

    何况此人屡次帮了大忙。

    故而小皇帝也特别喜欢。

    当即说道:“快快请起,今日朕要你上殿,只为一件事,你可愿意作为本次护送粮草的大将。”

    李长生起身抱拳道:“愿意,为国效力,本就是臣子的本分,但绝对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若能担当起此番大任,即便肝脑涂地,臣也一定要将粮草送到边关。”

    满朝文武大臣都是一惊。

    就连贾头领也没想到,会有这个变故。

    而且也太突然了。

    就连贾头领也怀疑,为什么昨晚李长生没出现,难道就是找公主商量此事?

    他本来还以为李长生会让他去,现在看来,李长生去,他反而放心了几分。

    但其他文武大臣不这样想。

    纷纷跪地哀求道:“皇上,这李长生不过是一个缝尸匠,他怎么能护送粮草,此事不妥。”

    “是呀,让他护送粮草,岂不是拿我刘金王朝的兴衰开玩笑,不过是一个新科状元,何德何能担此大任。”

    “皇上三思啊,这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万不可一时兴起,我等武将虽然年迈,但拼了一把老骨头,也能送到边关,怎么能让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人去冒险,这万万不可。”

    满朝文武纷纷跪地哀求。

    显然没有一个人同意。

    这一刻小皇帝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当即气呼呼地说道:“此时朕就这样决定了,你们无权更改,散朝。”

    众人却是不答应,依旧跪着哭嚎。

    还有人不满地喊道:“皇上三思呀,事关国家大业,万万任性不得。”


>>>点击查看《我在午门当缝尸匠那些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