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33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133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9.泻下不畅,大便粘液者,可加木香、川连。

    10.热而伤阴者,可加胡黄连、白芍。

    11.肛门直肠脱垂者,可加御米壳、苛子、儿茶等。

    典型案例

    陈某,男,32岁。患头痛数月,苦不可忍,曾经使用散风清火之剂,仍未治愈。脉浮虚不鼓,语言懒怯,肢体恶寒。诊断劳倦伤中,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下降,故用药汗之反虚其表,清之益伤其中,恶寒是气虚、不能上容而外固的表现,处方:黄芪18g,炙甘草9g,人参6g,当归3g,橘皮6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蔓荆子9g,水煎服。

    贫血、神经衰弱、营养不良气血两虚证

    症状

    1.心脾气血两虚证。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2.脾不统血证。主要表现为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本症是气虚症状与血虚症状并见,在临床上的表现以脏腑机能衰退和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为主,尤以心脾两脏的病变更为多见,这是由于这两脏与气血的生成及运行关系特别密切。由于气虚,所以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气虚不能固表,可出现自汗。头面失于血液阳气的滋养,故头晕、视物昏花、面色或苍白或萎黄,没有红润之色。舌色唇色均淡而不红。血不能养心,则心悸失眠、记忆不集中、健忘。气血不足,不能充盈脉道,推动血行,所以脉多细弱。气血两虚证多与心脾有关,所以有时也称为心脾两虚证,这与气阴两虚证主要是心肺亏损有所不同。

    归脾汤——《正体类要》

    【用方】

    方剂说明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组成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