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9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129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典型案例

    黄某,女,44岁。患者经常感冒,每月1~2次,动则气促易汗,神疲易倦,面色苍白,食欲欠佳,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感受风寒,处方:黄芪15g,白术10g,防风、当归各8g,每周6剂,水煎服。

    慢性肠胃炎、慢性肝炎、贫血、营养不良脾胃气虚证

    症状

    脾胃气虚证。主要表现为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细缓)。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人体正气有充养全身、维持生命活动等重要作用,如发生亏虚,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周身无力,倦怠萎靡,同时舌质淡。又因脾气不足不能正常消化饮食,所以见食欲不振并大便稀溏。肺气不足则少气而声音低微。气虚无力鼓动血脉,则可见脉细缓或稀软无力。气虚证和阳虚证都有人体功能活动衰退的表现,一般来说,阳虚证都会有气虚的一些症状,而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也都会形成阳虚证。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阳虚证由于阳气不足,必有虚寒内盛而出现畏寒、四肢不温、得暖则舒等寒象,而气虚证则没有明显的虚寒症状。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用方】

    方剂说明

    益气健脾。

    适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各9g,炙甘草6g。

    歌曰:四君补气基本方,食少无力大便溏,人参白术茯苓草,益气健脾功效强。

    配伍说明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