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19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119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方剂制备

    共为细末,每次服3g,日服2~3次,温酒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使用注意

    1.牵正散性质偏温燥,对于偏寒性质的风阻面络比较适合,如患者耳后红肿、口苦而渴等热性症状出现,则不适宜单用本方。

    2.本方性质温燥,久服伤及人体阴液,尤其平素体质阴虚或有内热的患者,应适时配合清热以及滋养阴津的药物,以免伤身。

    临症加减

    1.风阻面络的同时兼见热象,可加生地、黄芩、石膏以清热。

    2.风挟寒邪,恶寒而无汗,面部抽掣疼痛的,可加防风、羌活、秦艽以祛风寒。

    3.外风夹寒湿邪,面部歪斜拘紧,同时伴随肢体沉重、冷痛麻木者,可加麻黄、附子、桂枝等温通散寒逐湿。

    4.病变日久,难以好转,并有痰瘀阻滞于内者,可加川芎、当归、芍药以和血通络。

    5.如外风大作,痉挛疼痛者,可酌情加蜈蚣、天麻、地龙等祛风止痉。

    典型案例

    罗某,男,60岁。习惯晨练,某冬日晨起出门,突觉面部拘紧不舒,当时并未在意,返家后家人发现其嘴角向右歪斜,自己取镜检查后才发现,鼻唇沟与嘴角均向右侧歪斜,左眼已不能闭合。今日为发病第三天患者自觉左侧耳后疼痛,怕风寒,进餐时不能约束汤水,从嘴角漏出,左眼流泪,口角流涎。查体舌苔薄腻,脉诊细弦。诊断为面瘫证,处方:白附子6g,僵蚕6g,全蝎6g,去毒,混合研成细粉,一次取3g,温酒送服。

    偏头痛风邪上袭证

    症状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