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01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101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严某,男,64岁,患慢性支气管炎多年。近年天气转冷便咳喘剧烈,身体面部四肢均浮肿,以下肢为重。现症状加重来诊,自述畏寒、四肢冰冷,查体口唇紫暗,舌苔薄腻,舌质暗红,脉诊沉细而滑。辩为肾阳虚衰真武汤证,处方:方茯苓9g,芍药9g,白术6g,生姜9g,附子9g,黄芪6g,熟地6g,1日3次水煎服。

    急性肾炎少阳水饮证

    症状

    少阳水饮证。主要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脘满闷如有物支撑,小便不利。心烦口渴,不呕,全身仅头部有汗。舌苔薄白,脉沉弦。

    本症其实属于小柴胡汤证的一种变证,因而同样具有邪在少阳的主要症状,比如寒热往来,胸胁满闷不舒,心烦不安等。但同时也有水饮内停,阻滞于少阳经络,水饮为有形之邪,郁阻不通所造成的影响比单纯的气机郁滞更为严重。故胸胁胀满的症状比小柴胡汤证重,甚至自觉如有物支撑。水饮内停后,津液运行失去常态,所以出现小便不利的症状。邪热停于少阳,与水饮相结,郁于胸中,上蒸头面,则见头部出汗而周身无汗。本症中出现的口渴症状,一方面是热邪耗伤身体阴液所致,一方面是由于内停的水饮阻碍了人体正常水液的输布上升。舌苔薄白和弦脉都是少阳有邪的证明,而脉沉而不现则是水饮内停的体现。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用方】

    方剂说明

    和解少阳,温水化饮。

    适用于治疗疟疾、急性肾盂肾炎、肺结核、冠心病、胸膜炎、肝炎、胆囊炎、癫痫、神经衰弱症、冠心病、乳房小叶增生等多种疾病出现少阳水饮证表现者。

    组成

    柴胡15g,桂枝9g,干姜6g,瓜蒌根(天花粉)12g,黄芩9g,牡蛎6g,炙甘草6g。

    歌曰:柴胡桂枝干姜汤,瓜蒌芩蛎草同方。

    配伍说明

    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是一个由小柴胡汤发展变化出来的成方。方中以柴胡与黄芩配伍用以和解少阳之邪。为温化水饮而使用了桂枝、干姜、甘草几味温热通阳之品。瓜蒌根和牡蛎则可以散结逐瘀,这里用来祛除内停水饮。而瓜蒌根的清热之性与黄芩合用,可以利气生津,清除郁结的里热。本症没有呕吐症状,故原小柴胡汤方中的半夏弃之不用,而人参、大枣等过于壅补之品,不利于清除水饮,也去掉。调整之后的本方对于和解清热生津而化水饮功效卓著,能使少阳之邪从汗而解,水饮由内而化。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