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91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91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用方】

    方剂说明

    回阳救逆。

    适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组成

    附子15g,干姜9g,炙甘草6g。

    歌曰: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配伍说明

    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四逆汤的成分对心血管功能有改善作用,能增强血液循环,升高休克机体的血压。本方附子和甘草都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血液循环效率,减少炎性渗出,同时附子和干姜搭配应用,可暂时赠强心肌收缩能力。研究表明,附子干姜甘草三味药物同时煎煮,经过一系列化学和物理变化,所得药剂强心作用明显增强而对身体的毒副作用则显著降低。同时,四逆汤还具有使体温趋向正常的双向调节作用,对高热者可解热降温,对体温偏低四肢不温者又能使体温上升。此外,四逆汤还能调整胃肠道消化功能。虽然只有三味药物组成,药力作用却非常复杂。

    方剂制备

    以水约800毫升先煎煮附子,然后下入其他二味药材同煎,至水量约剩余1/3,煮好后滤出药渣,分两次温服。

    使用注意

    1.四逆汤经常用于治疗危重病症,比如急性心力衰竭,休克或休克前期,心肌梗塞,也可用于急慢性肠胃炎因吐泻过甚或急性病汗出过多而导致的虚脱。一般小儿腹泻或慢性肠痉挛等出现吐泻不止、四肢厥冷的症状也可应用。

    2.本方所治疗的厥证,为心肾阳气大虚所致,即所谓寒厥。治疗时应与因热邪内陷,阳气不伤而未能达于四肢所造成的热厥进行鉴别。热厥者,必有胸腹灼热,便秘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脉数等一系列里热表现,属于真热假寒之证,切忌使用本方。与表寒证也要注意分别。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