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1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81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刘某,男,35岁。因贪凉饮冷而下痢。症见高热不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脓血便,日行10余次。诊时患者急性病容,舌红,苔黄,脉数。体温39.2摄氏度。大便常规:脓细胞+++,红细胞+++。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湿热型,热重于湿)。治以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黄连4g,炒栀子10g,黄芩10g,黄柏10g,白头翁20g,地榆炭15g,秦皮12g,木香6g,槟榔12g,水煎服。

    急性白血病、DIC(弥散性微血管内凝血)血分热盛证

    症状

    1.热入血分证。主要表现为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或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2.热伤血络证。主要表现为高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血分热盛证重要的病理特点是血分有热而迫血妄行,即所谓热盛动血,所以症状除了可有发热、舌色深降等热证表现外,还有血液溢出脉外的出血表现。比如皮下有溢血则可见斑疹,早期发现时一般颜色鲜红,过一段时间后则会呈现紫黑色,而肺或胃被热伤而出血的话,则会从上溢出,表现为吐血,衄血,而肠腑、膀胱、子宫等器官受热伤出血的话则血从下溢,表现为便血,尿血,阴道不正常出血等症状。如邪热上扰心神,则也可见神志不清,甚至胡言乱语等症状。而内有出血不化,时间一久则凝成瘀血,加之本身血分有热,煎熬之下也会形成瘀血,所以本证另外有一个重要的病理特点,就是瘀血内生并与邪热相纠结,形成瘀热。有热瘀血瘀阻于内,津液不能上下而分布之职不行,所以可见口干,但因津液并未大量耗伤,又可表现为漱水而不欲咽。

    本症虽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症状,但在内伤杂病中其实并不一定伴有身体物理温度的升高,多为患者自身自觉身体发热,尤其以手足心及头面部口唇等处明显,这也是血分有热的有力佐证。对于血分热盛证来说,因为会导致发斑、出血等症状,所以也有称为血分热毒证的说法,也就是属于火毒壅盛证范围,但是病变还是主要局限于血分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犀角地黄汤——《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用方】

    方剂说明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适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组成

    犀角30g,地黄24g,赤芍药12g,牡丹皮9g。

    歌曰:犀角地黄芍药丹,热盛血分服之安。

    配伍说明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