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其他类别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目录 > 章节目录 第65章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章节目录 第65章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各种急慢性胃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脾虚食滞证

    症状

    脾虚食滞证,又名寒热互结之痞证。主要表现为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不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由于脾胃阳气不足,热邪中阻,导致气机不畅,因而胃脘部癖满不舒,但又没有痰饮、瘀血、食滞等有形之邪内结,所以按之柔软而不痛。脾胃虚弱,运化水谷功能下降,在加上热邪影响了脾胃功能,所以造成脾胃升降失常,胃气上逆则干呕或者呕吐,水谷不能正常运化下行,则肠鸣腹泻。诊断时,要注意是否有腹泻,胃脘痞满、肠鸣如大鼓等能反映寒热错杂的病理特点的特征性症状。从病邪性质来说,本症不仅寒热错杂,而且也是虚实并存,一派正虚邪实之象。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用方】

    方剂说明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适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组成

    半夏12g,黄芩、干姜、人参各9g,黄连3g,大枣4枚,炙甘草9g。

    歌曰:半夏泻心草枣姜,人参芩连共为汤。

    配伍说明

    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行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本方证病机较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治当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之黄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肠胃之方。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
>>>点击查看《中医组方一学就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