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末一家人 > 明末一家人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下一个目标(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末一家人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下一个目标(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恒这次领军作战目标可不止一个小小的崖州,赵福祥看上了距离崖州一百里外的田独铁矿,原因吗也很简单,那就是铁矿不够用了。

    按理说后世石碌铁矿探明铁矿石储量三亿吨,依着海甸岛目前的生产能力,石碌铁矿供应上百年完全没问题。可现在生铁实在太值钱,北方又乱成那个样子,赵福祥的军火生意已经超过了白糖,成了第一大贸易。有了利益的刺激,南洋公司的股东会第一次发生了作用,那就是所有股东全体同意,扩大石碌的铁矿生产。

    有了各大家族的全力配合,石碌铁矿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每天能生产铁矿石将近百吨,为了达到这个产量,每月被累死的奴隶足有上百人,整个石碌铁矿完全是人力在开采,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顶峰,为了扩大生铁的产能,只能开发田独铁矿了。

    为了开发田独铁矿,赵福祥已经准备了两个多月,赵恒先一步来到崖州,除了收拾不听话的地方官,下一步就是要找好铁矿的位置,一个月后船队就会带着机械、人员来开发田独。

    那时候赵恒在崖州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不过还不能回海口,因为还有最后一个重要任务等着他,就是渡过北部湾,去越南北部占领鸿基煤矿。

    如果说田独铁矿让生铁产量锦上添花,那鸿基煤矿就是钢铁厂的基本保证。南渡江上游的甲子煤矿产能也已经到了最大,同时甲子煤矿只是褐煤,当化肥还差不多,拿来做炼钢用的焦炭就不行了。

    海甸岛的钢铁厂使用的焦炭原料都是从广东运来,这时候广东还在明帝国手中,但将来呢?明年满清就要打到两广了,赵福祥可不想把自己的弱点送到满清手中,这样开发鸿基煤矿就成了必然。

    越南的鸿基煤矿是东南亚第一大煤矿,盛产无烟煤与烟煤,除了可以给蒸汽机提供动力外,还可以炼制最好的焦炭,这两个都是赵福祥目前最缺的。同时鸿基煤矿就在越南的下龙湾,边上就是越南的红河三角洲,经过越南京族人上千年的开发,红河三角洲是东南亚最大的稻米产区,既缺能源又缺粮食的赵福祥,岂能放掉这块肥肉?

    所以赵恒真正的目的就是占领下龙湾,同时辐射红河三角洲产粮区,至于为什么派赵恒去,那是因为实在没办法。

    现在越南分为南北两个国家,北面是黎朝,掌权的是权臣郑梉。虽然黎朝的实力没有大明强,但现在的赵福祥也没强大到可以碾压黎朝。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后,赵福祥决定派赵恒的新军去,当然目的不是占领整个北越,而是将北越打怕,让他们将下龙湾割让给自己。

    正因为有了这个命令,赵恒才带着三千新军留在了崖州,为的就是等待后续船队过来。至于赵恒找杨大眼他们,其一是让他们这些本地人带路寻找田独铁矿,其二就是赵恒有些私心,想要搞一搞那个天朝田亩制度!

    前几个月赵恒跟赵福祥大吵一顿,赵恒听父亲说自己异想天开十分不服气,这种制度后世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为啥父亲就是不同意?

    所以赵恒这次借着出征的机会,想要在崖州这里先试验一下,自己的理论到底能不能成功。

    赵恒的思想很激进,但也不代表他就是无脑的傻子,任何变革都不能一蹴而就,崖州这里人口不多,看样子老百姓生活很辛苦,在这里实验自己的想法一定能成功。

    想搞实验,第一步就是摸清当地的经济情况,比如土地有多少,经济规模如何,罪大恶极的地主有多少,老百姓与地主之间的矛盾等等,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自己才能决定实验如何展开。

    至于来崖州的主要目的田独铁矿,赵恒让亲信毛少弘带着一百人护送探矿队去了,反正田独距离也不远,如果碰到什么突发情况,自己带着大部队去增援也来得及。

    赵恒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收集情况,他将新军分为二十个小组,每组十到二十人,由一个当地税丁领着,开始逐村逐户的了解情况。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赵恒让新军化身宣传队和战斗队,除了为村里解决猛兽土匪等灾害,还要负责宣传新知识。

    通过半个多月的收集,赵恒算是对崖州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但看到崖州的情况后,赵恒心中升起一种无力感。

    崖州是直隶州,级别挺高但却没有下辖的县,整个崖州共有两万五千二百余口,其中一多半集中在崖州城内与周边的几个村镇,深入黎母山中并没有汉人居住。

    除了这些崖州土地十分贫瘠,与琼州的冲积平原不同,崖州地域狭长,境内的土地大半都是丘陵地带。同时因为开发时间短,生产力低下,黎母山中生黎的搔扰等原因,崖州这里的经济并不是以农业经济为主,而是以商业与转口贸易为主。

    因为崖州是下南洋的最后一站,从广东福建出发的商船,到崖州这里肯定要停下维修船只和补充淡水。为了给停泊的船只提供服务,崖州城内铁匠就有一千多人,在加上船工裁缝水手等等,崖州城内一万多人口中,有一半是为这些远洋商船服务的。

    这样下来自然没什么人去种地,连崖州本地需要的的粮食,三分之一都
>>>点击查看《明末一家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