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魏春 > 大魏春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一八章 抢功(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魏春 章节目录 第五一八章 抢功(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杨钧眨巴着眼睛,直直的盯着李承志的背影。直至他走出衙院,他似是依旧不敢置信:“会不会……会不会是他算……不,猜错了?”

    算……未卜先知?

    几人悚然一惊,直觉不可能。

    但又无法解释,这般秘辛,李承志又是如何得知的?

    特别是李韶,这几日他几乎日日都陪在李承志左右,天天都能见到李始贤。若有惊变自京中传来,李始贤必有耳闻。

    便是李始贤守口如瓶,但二人相交多年,李韶自问还是能看出几丝端倪的……

    李韶压下惊疑,沉声交待道:“莫要胡猜,待宣旨的钦差来后,便知分晓,更莫要多嘴,以免乱了军心……”

    几人心中一凌:何止会乱了军心?

    以如今李承志予军中之威信堪称如日中天。若被有心人煽动,足以引起大军哗变……

    一想到此节,杨钧的脸瞬间乌青。似是感同身受,牙关咬的咯咯有声:“朝中诸公……难道皆是尸位素餐,酒囊饭袋,为何值此紧要关头,却行自掘根基之举?”

    “放肆……枉你饱读史书,不知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道理?”

    李韶厉声怒斥,“裴邃前车之鉴宛犹在目,难不成你杨季孙也想步他后尘?”

    杨钧被骂的面红耳赤,刁整更是听的浑身不自在。

    这堂内就只他们四人,李韶之意不言自喻。

    但凭心而论,若真如李承志所言,太后与朝廷此举委实有卸磨杀驴之嫌。

    他正待附和杨钧,却不想身侧的郦道元突的一声朗喝:“骂的好!”

    “淮阴候临刑前曾言: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时而三秦已定,强敌已除,且淮候功高难封,刘邦如此尚情有可原。

    但如今逆贼未定,内乱未平,朝廷却行此得鱼忘荃、过河拆桥之举,堪称愚不可及……故而朝中若非酒囊饭袋之流,焉能出此政令?”

    刁整也附和道:“两位司马所言甚是……如今我等予阵前出生入死,一群王八却在暗中蝇营狗苟,何其不公?”

    三人众口一词,令李韶何其无奈?

    如今连钧旨是何模样,圣令是好是坏,谁都不知道,仅凭只李承志捕风捉影的一句,就让刁整、郦道元、杨钧这般重将怒愤真膺,义形于色。若是风声走露,被全军得知,怕不是立地哗变?

    到底是李承志早已料到此节,才会做出那般屈己待人、委屈成全的模样?还是他洞若观火,一眼便看出其中厉害,故而火急火燎的遣散州军,又将三万中军一分为三?

    如此便是一处为乱,也不足以成燎原之势……

    一时间,就连李韶也有些捉摸不透。

    他稍一沉吟:“如今皆是我等猜测之言,莫要妄下定论。但此事干系重大,只凭我等予此无风生雨、帷灯匣剑终非良策,故而某以为,不如一道去寻大帅,问个分明?”

    郦道元猛一挥袖:“郡候所言甚是,同去!”

    刁整与杨钧紧随其后:“同去!”

    四人雷厉风行,说走就走。

    出衙后,待问过城上守军,称李承志出衙后便过了河。四人便马不停蹄的跨上坐骑,直奔北营而去。

    但赶至帅帐,却被李睿拦了下来。称李承志正在帐中予人秘授机宜,无故不得惊忧。

    刁整与郦道元只是稍有犯疑,心想左右二营都督、司马皆在帐外,李承志又能予何人秘授机宜?

    而李韶却是满脸惊诧:不远处,李始贤、李松、李亮围作一团,似在窃窃私语。

    若称亲信,也就眼前这三人了,那此时予李承志帐中的又是哪位?

    正狐疑间,听到帐中似是有人告退。微一侧目,便见李聪掀开帐帘,一道身影亦步亦趋,倒退而出。

    天色已暗,且离的有些远,故而看的不甚分明。只知此人穿着明光鳞铠,应是军中将领。

    待来人转身,近至寨门时,几人才认了出来:竟是元昭?

    此贼原为绣衣丞(朝廷秘探首领),并未听闻旧职已除。故而此行北征,应是依旧负有暗令,事风闻奏事,暗察帅将之责,与奸细无疑。

    李承志能予他授何机宜?

    元昭也被吓了一跳,刚看清是李韶、刁整、杨钧、郦道元等四人。他福至心灵,就如溺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噗通”一声就跪了下来:“诸公,还请救昭一命……”

    何出此言?

    四人被惊的一脸懵逼。

    一个时辰前,李承志还称要遣元昭为副使,随杨钧一道入京报捷。

    此等之殊荣,堪称信重有加。但这才过了多久,李承志就要取他性命?

    李韶心中猜疑,也无来由,就将元昭此举与李承志所言之“朝廷来旨”之事联系到了一起。

    “此地非畅所欲言之处,幼明(元昭的字)先莫惊慌,稍后随我回帐中再谈……”

    李韶随口宽慰着,又指使着杨钧:“季孙,你
>>>点击查看《大魏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