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魏春 > 大魏春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章 因果(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魏春 章节目录 第二百九十章 因果(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太极西殿。

    一阵盛怒,让元恪出了一身急汗。等怒气稍消时,帛衣已从里到外湿了个通透。

    宫娥给他换上了干净的衣衫,又喝了几口冰梅汤,元恪才觉的舒爽了一些。

    高肇伫立在旁,满脸都是担忧,眼底深处更是藏着一丝惊惧。

    皇帝自幼体弱多病,登基后更是每况日下,不知请了多少名医,喝了多少汤药,却皆是无用,依旧一日病过一日。

    也不知……还能撑多久?

    到那时,高氏又该何去何从?

    这些年,为了替皇帝扫清障碍,消除疑虑,自己得罪的人太多了……

    正自惊疑,又听到皇帝唤他:“舅舅怎不讲了?”

    “哦……哦……”

    高肇猛的回过了神,接着讲了起来:“李氏子长枪往前一指,吼声如雷:谁敢阻我?又一催马,向那胡将冲去,所过之处,竟无一合之敌……刹那间,两骑交错,胡将的头颅冲天而起……”

    听李氏子虽斩了胡将,却也被胡将一枪洞穿了腰腹,昏死于马上,元恪听的热血沸腾,却也惋惜不已:“真猛士也,真豪杰也……可惜了!”

    说着他又一叹:“虽是小说家之言,极尽夸张之词,但也尽显豪迈……难为豹儿(高猛)了,竟有这等才思,编出了这等壮烈的故事……”

    却不料,高肇突然就拜了下去:“请陛下恕罪!”

    元恪一头雾水。

    这故事讲的好好的,你又请的哪门子的罪?

    “请恕臣欺瞒之罪……臣方才所讲并非豹儿杜撰,而是实有发生。比豹儿书信更早之时,安武县男(奚康生)便已奏陈过陛下:故事中的李氏子,便是那平定泾州僧乱,单枪匹马斩慕容的祖居李承志……

    臣虽不知豹儿与安武县男所言是否夸张,但李氏子确实悍勇非凡,今日只率亲卫四人,但以一敌十,冲的汝阳王的半百道友高徒溃不成阵,尽皆被擒……”

    五个人,打败了元悦的五十帮从,还全给绑了?

    元恪都有些懵:怪不得听这故事时,觉得有些耳熟?

    “原来那胡将就是慕容定,那李氏子就是李……李……”

    高肇提醒道:“姓李名承志,今日与汝阳王起了纷争的便是他……”

    原来是这个李氏子?

    过于久远,奚康生奏报之所陈都快要忘干净了?

    元恪看着高肇,心中生出一丝暖热。

    这个世上,最了解自己,最疼惜自己的,也就只剩舅舅了!

    若当时讲予自己,自己要么会恼怒元悦视社稷如儿戏,连这等忠勇之辈都敢轻辱。再加积怨已久,极怒之下,说不定就会狠下杀手,进而使宗室更加不安,难免不会有心生异志者。

    要么就会迁怒李氏子,认为他居功自恃,连亲王都敢打,简直视皇威如无物,说不定就会严惩,从而寒了百官之心。

    也只有此时的自己,才会冷静而又睿智的想清楚这些关节……

    许久之后,元恪才怅然一叹:“舅舅有心了!”

    “臣慌惶!”

    高肇又往下一拜,“臣别无所求,只求陛下每日都能怡情悦性,心安体康……”

    怡情悦性,心安体康……怎可能?

    元恪失笑般的摇了摇头,也更清楚,高肇在担心什么。

    无非便是自己百年之后,他人上位会清算高氏……

    “舅舅放心,总归还能再挺几年,至少也要等瑛儿诞下太子后才能死……我也已答应瑛儿,不再母殉……”

    “陛下慎言!”

    高肇悚然一惊,愣了许久才反应而来,皇帝后面那一句说的是什么:“这有违祖制……”

    “祖制也是人定的!”

    未有定算之前,元恪也不想多言,主动岔开了话题:“想来好笑,那李承志都未来得及封官,竟先被朕给降了两级?也不知雍皇叔是如何处置的……”

    高肇猛吐了一口气,缓了缓才说道:“陛下放心,颍川王素有急智,定是有了变通之法。不然以他之谨慎,早来请秉圣裁来了……”

    元雍谨慎?

    怕担责任罢了……

    元恪暗哼一声,又问道:“那李承志呢,选部准备如何考选,是卫府(卫尉,负责禁军),还是七兵(中、外、别、都、骑,中外兵又分左右,合称七兵。)?”

    “不一定就是卫府与兵部!”

    高肇回道,“听崔尚书(选部尚书崔亮,中书崔光族弟)之意,其余诸部皆可为备选!”

    元恪愣了愣,又哑然失笑:此时想起来,奚康生和高猛的奏报中都提到过,这李承志可称全才,不止会练兵与阵战。

    会冶甲锻兵,可选入金部(锻器冶金)、起部(工部)、将作监。

    擅农桑,可入屯田(三十六曹之一)、农部。

    知地理,可入虞曹(三十六曹之一,掌地图,山川远近)。

    长于术算账目,可入仓部
>>>点击查看《大魏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