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打还是不打(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打还是不打(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大定府派出的增援部队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耶律延禧的嫡系部队,他们在接到耶律余睹的求援信后并没有拖沓,战事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虽然还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但实际上也不愿了,如果这种时候还迁延枉顾,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再说,这支部队没有和大宋军作战的经验,在他们看来,外界传说大宋军士战力暴增的说法都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大宋或许在火器上有所突破,但应该不会强到哪里去。

    所以,他们很想借着这次的机会,和大宋好好交锋一下,顺带试试这支曾经突袭云中的神秘部队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牛气。

    作为主战部队的张叔夜,虽然对此处的地形不是太熟悉,但他天赋异禀,对地形的利用恐怕胜过种师道。

    在多波次的斥候刺探过后,终于大概确定了增援部队的行进路线。

    不过他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等到真正和增援部队接战之时,他们和滦河的契丹主力部队也就是个不到一天的路程,这便意味着,必须快速吃掉这支增援部队,否则便有可能被两股部队合围。

    此处毕竟是契丹境内,一旦合围,契丹的后续部队就会迅速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这样的情况,无论如何必须打速决战,哪怕不能吃掉,能干掉多少是多少,然后必须迅速撤离。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个变数,那就是种师道的后方部队开始渡过滦河,虽然不是主力,但却地狄云飞带领的精锐,再加上宗泽还在带着一些人冒充主力,或许能够吸引一下契丹主力,给他更多的时间。

    想到这里,张叔夜的心里有了一丝担心,宗泽现在的处境定然非常不妙,一旦被看出了端倪,契丹人必定会疯狂泄愤,那时候可就危险了。

    当时张叔夜其实更想自己带人去冒充主力袭扰契丹主力,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对地形优势的利用上显然比宗泽强很多。

    但宗泽却说得很清楚,两人如果要有一人选择牺牲,自然是他这个副将。

    张叔夜无话可说,抽出了腰间的战刀送给了宗泽。

    这把战刀可不是大宋军中标配的制式战刀,而是他在兰州时得到的一柄宝刀。

    当时兰州地区各派势力犬牙交错,吐蕃、西夏各国的力量都有,甚至还有不少马贼。

    他虽然在兰州停留的时间不算长,但却在一次小规模战斗中击溃了一支马贼,这把刀就是马贼首领使用的。

    起初张叔夜并没有在意,只是觉得刀鞘的样式打造得颇为独特,所以便带了回来。

    可当他拔开刀的一瞬间,差点惊掉了他的下巴。

    那成色、刀口,无一不在表明,这可是一把罕见的西域于阗名刀,还有一个独特的名字叫鸣泉。

    真正说起来,鸣泉宝刀虽然又失落的于阗大匠打造,但真正的核心技术其实来自唐刀的工艺,只是因为选材极为优良,所以远胜一般的宝刀。

    让张叔夜没想到的是,这把宝刀居然落在了自己的手中。

    他曾经也想过将此刀赠予钟粟,但钟粟却拒绝不受,说自己只是一介山长,书生玩剑、将军作文、老僧酿酒、名妓读经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不需要,好刀应该用在战阵之上。

    其实野战冲杀一般都喜欢用长兵器,就像现在宋辽两国,铁槊是两国都比较感兴趣的兵器,刀这种武器往往用不上,但在有些地形狭窄的战场,或者攻城战之中,也会用佩刀来砍杀,所以很多军士除了有铁槊还会有一把佩刀。

    当然,因为军士中有比较严格的等级,佩刀也不是人人都有的,而且等级高的佩刀自然也更好,那些最低阶的佩刀,差不多就是很普通的朴刀,不维护很容易生锈。

    对于这把鸣泉,张叔夜十分钟爱,钟粟拒绝后他一直待在身上,但宗泽选择去吸引敌人的火力,显然是九死一生的结局,他还是果断将此刀赠予宗泽。

    宗泽倒是没有矫情,毫不推辞便拿到手中。

    一把刀固然珍贵,但和人命国运相比,显然微不足道。

    不过,因为宗泽甘于犯险去吸引契丹主力的火力,张叔夜也少了很多后顾之忧,当斥候大概摸清了情况之后,他已经带着小股部队寻找有利地形,傻子才会尖对尖棱对棱地打,能伏击或者能够借用一些有利地形,那才是兵家的最爱。

    因为时间仓促,张叔夜快马急奔了小半天,终于在一个叫黄沙碛的地方找到了一处勉强可用的伏击点,只是此处最大的问题是植被普遍不是很高,无法藏太多的人。

    但这对于大宋军士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骑兵冲锋对于大宋来说已经是过时的套路,火炮犁地才是王道。

    他让传令官迅速通知大部队加速前进,植被既然不够茂密,那就得稍稍玩点花活。

    在两百多名的军士一番魔改之后,所有的佛郎机炮身都缠慢了杂草,远远看去,更像是一些稍稍突兀的灌木。

    至于每门炮的炮手,也都在自己的身上缠满了杂草,然后在草丛中一趴,马上浑然一体。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