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柿子捡软的捏(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柿子捡软的捏(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诸位不可如此轻视宋国,宋国此前打下了西夏,李乾顺投降,至今还在宋国做他的康乐公。

    此战想必大家都知道,宋国一下子展示出了好几样威力颇大的火器,西夏铁鹞子军几无抵抗之力,现今大宋突然拒交币银,显然是有所准备的。”

    耶律余睹本来都不想表态,但如果一言不发,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说不定萧奉先便会借机对付他。

    但他郁闷的是,现在明明是讨论宋国拒交币银的事情,怎么反倒都在乱扯?

    他想了想又提醒道:“宋国不交币银,此事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得有个对策。”

    契丹本来还是很乐观的,他们压根就不觉得大宋会有这么轻易,原来的传言居然变成了事实,所以直到现在,很多人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臣以为应该严厉斥责宋国,币银一事是百年前两国的决定,怎么能够说变就变,臣以为那些宋人显然有些嚣张,难道对我大辽重骑兵都不放在眼里吗?”

    萧奉先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傲气,他压根就觉得大宋没有勇气和势力拒交币银,既然真的提出来了,那还是玩玩威慑,说不定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操作,事情就会回到原点。

    “臣也认为如此最好,那宋人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如此大言不惭,我大辽绝对不能够容忍。”

    此人又是对萧奉先释放彩虹屁,又是发表自己的主张。

    当然,明面上是如此,其实事对耶律余睹的一番攻击,你懂什么啊,能够接受火器监也就是运气好一些而已,还在朝堂上大讲两国形势,谁比你懂得少了吗?

    讨论到了这个地步,耶律延禧也有些无奈,他现在最郁闷的是,耶律余睹的主张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够婉转,但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而其他人的看法,就是继续以强硬的态度和大宋打嘴炮。

    当然,如果打嘴炮没有结果,也不可能立刻向大宋动兵。

    建立和平一百多年中,契丹可是从此再也没有打过章,所以还是显得经验有些不足。

    契丹重骑兵虽然足够强悍,但也就是比西夏的铁鹞子军好一些,主要是战马的素质稍高,如果真的需要,拉出去干一把也无所谓。

    其实,契丹倒是曾经有过一直非常厉害的骑兵部队——铁林军。

    只是,铁林军却被大宋早就给灭了。

    宋真宗咸平四年十月,辽国大举南侵,并以大将耶律隆庆为先锋,首个攻击目标是辽境的宋朝威虏军。

    当时,宋朝接到消息之后,就以枢密使王显出任镇州、定州、高阳关都部署,带领一帮年轻的将领来抵御辽国。到了前线后,王显就及时做出了部署,集结了10万重兵到威虏军,准备与辽国主力决一死战。

    但是,辽军主力并没有按时出现,10万大军在威虏军空等了一个月,大军总不能一直等下去,粮草也根本耗不起。于是,宋军主力就撤回了关内,只留下骑兵部队机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宋军主力撤回关外不久,辽军突然出现在边境,先锋是耶律隆庆。

    这时,宋朝想再集结兵马出关已经来不及了,只能急忙命令边境各路增援威虏军。

    当时,留在关外的宋军全部是骑兵部队,约2万骑,再加上边境增援部队,总共4万左右,而辽军则有6万。

    从兵力上看,宋军是处于劣势,但是,当时正好下大雨,辽军的弓弩弦多采用兽皮,经过雨水浸泡之后,失去了弹性,弓弩基本废掉了,只好搬出了契丹人引以为傲的重装骑兵——铁林军。

    威虏军知道辽军来了,已经在城下做好了准备,罕见地以骑兵部队在城下列阵。

    一般来说,列阵基本都是以步兵为主,很少出现纯骑兵大阵,因为马毕竟是畜生,很难训练成科学的阵型。

    但是,宋朝很讲究阵图,成功把骑兵也训练成大阵,其威力自然不是步兵可比。只要辽军遇到宋朝骑兵大阵,想后退都不能,只要一后退,大阵里的骑兵部队就会追杀过去,想逃都来不及。

    因为辽军弓弩派不上用场,要想攻破宋军骑兵大阵,只要一个方法,那就是以优势的重装骑兵铁林军作为开路先锋,正面冲破宋军阵型。

    于是,铁林军在他们的主将铁林相公的带领下,向宋军发起了猛烈冲锋。而对于辽军的意图,宋军也做出了相应的部署来应对。

    辽国铁林军虽然强大,但宋朝骑兵战力也不差,尤其是铁林军遭到了宋军三路骑兵围攻,渐渐有些吃不消,辽军阵型出现了松动。

    在这种情况下,铁林军主将铁林相公只能身先士卒,奋勇冲向宋军,但是,在冲锋的过程中,铁林相公被魏能一箭射死。

    失去了主将的铁林军,犹如失去了军魂,在宋朝骑兵的绞杀下灰飞烟灭。

    最精锐的铁林军覆没了,辽军士气大失,败局已定,耶律隆庆只能带着部队撤退,途中又遭到杨延昭、杨嗣二人率领的6000骑兵阻击,又被尾随而来的宋军一路追击,辽军损失了2万人,其中还包括1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