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迷雾之中(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迷雾之中(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章楶的问题也是其他人的想法,虽然都在盘问钟粟,但他们其实已经明白,对契丹的态度其实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就算大宋现在什么都不表明,朝堂上的公开议论早已传开了,大宋的态度很快便会传得到处都是。

    如此以来,大宋就算是想要变卦,也已经没有机会了,举棋不定是大忌,一条道走到黑反而成了最好的选择。

    既然这一切已经无法改变,还不如面对现实。

    对于钟粟,几位大臣还是抱着希望的,比较对西夏战争的胜利被他成功预测,而且只用了两个半月。

    “战事多变,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而已,哪怕是孙武白起在世,他也说不清楚一场战争有几成把握,你们这些第一权相、枢密院大佬,居然问我这样一个军事小白,合适吗?”

    钟粟这句话一出口,几个人的脸都绿了。

    你没有把握,居然也忽悠当今陛下宣布对契丹的态度,完全是将军国大事当成了儿戏,这简直就是居心叵测。

    误国之臣啊,大宋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个皇帝和侯爷,实在是一对活宝。

    可不管是有多么不满,他们此时也就想想而已,这样的想法只能一闪而过,毕竟当前的大事要紧。

    不过,在他们看来,钟粟显然不会做毫无把握的事情,相反他很多时候看似荒诞不经的做法,反倒是一条接近。

    或许钟粟还有所保留,并没有把话说完。

    “好了,事已至此,钟候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吧,契丹到底会不会陈兵边境的确不好说,但我等要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辽人真要对我大宋不利,自然要有所准备,钟候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大宋之兵你比我等知道的更多,到底有几成胜算?”

    曾布有些急切地问道。

    “好,曾相既然这么说,那我也不再废话,当时对西夏有几成胜算,对契丹同样有几成胜算。”

    钟粟知道,这些人终于要做出退步了,虽说大宋士人阶层的能量非常巨大,但这几人却是士人阶层的代表,只要他们没话说,其余的人自然无话可说。

    其实,中下层的士人,不少已经被汴京大学所折服,而汴京大学的理念和钟粟的观点一致,赞成汴京大学,那就意味着支持钟粟。

    不管是大宋还是在后世,跟风从来都是存在的,而且并不会因为追捧者对象的不同情况而改变。

    就像后世的作家郭*明,明明已经爆出存在抄袭,而且本人已经承认,但他依然还拥有大量的粉丝。

    说起来这种事情真的很奇怪,但这的确就是人类的从众心理和跟风思维。

    虽然有时候会是一种可破的行为,但如果利用得法,也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于大宋的百姓,早就已经被《汴京头条》和衍生出的各种话本小说、街头评话说书之类彻底带进了一个早就设计好的三观框架。

    如此一来,大宋如果要发起对外战争,或者受到别国的侵略,全民已经形成了一致对外的决心,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群众基础的问题。

    一场战争胜利的最终力量来自千千万万的百姓,至于武器、粮草之类这些具体的因素,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或者说只能影响到具体的一场战役,而不是战争的全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说胜算,其实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

    如果真的存在可变的因素,那显然就是战争进行的时间,胜利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对西夏的战争已经取得了完美的胜利,那么说是十成胜算也不过分,对契丹居然和对西夏的胜算一样,钟粟的这个说法,显然让大家有些瞠目结舌。

    怎么可能呢,居然是完胜,怎么可能,那可是契丹啊,别说是马匹了,就是是契丹的士卒,很多长得就和牲口一样壮实。

    曾布等人心里担心,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理由。

    要知道,大宋的疆域只有300万左右,实际控制地区只会更少,而大契丹的疆域接近500万。

    契丹是北方游牧部落建立的政权,基本上控制了东北地区、蒙古地区和幽云十六州。

    契丹的总人口有800多万,从数量上明显不如大宋,可是面对西夏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契丹的常备军有20多万,如果遭遇大规模的战争,有能力扩充到60万以上。

    作为游牧民族,军队以骑兵为主,这是历史上的大宋军队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历史上的契丹一直对大宋采取了攻势状态,大宋则在河北、山西地区进行防御。

    当然,如果拿出西夏,然后做一番对比,会更有说服力。

    与大宋、契丹相比,西夏国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西夏国的总人口只有200余万,常备军只有10余万。在全民皆兵的情况下,才能达到50万军队。

    西夏国明显不如契丹,契丹没有考虑直接吞并西夏,这里其实也是有原因的。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