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无商不活(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无商不活(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赵似一番征求意见,果然听到了不少好主意。

    汴京大学八大学院,几乎覆盖了大多数行业,这些人在入学之初便经历了严格的入学考试,基础本来就很扎实。

    进入汴京大学之后,他们无时无刻不再接受钟粟后世理念的熏陶,虽然无法像钟粟一样神棍,但看待问题的方式和角度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做起事情来往往也

    李纲感叹了一句,来到河西的这几个月,他感觉几乎干了几十年的事情,说起来西夏也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但那得看跟谁来比了。

    在李纲看来,西夏在有些方面做得实在太没有水准了,和大宋实在有着太大的差距,这是他完全无法容忍的。

    在汴京大学的时候,他其实除了殴打赵明诚之外,也干过不少淘气的事情,但来到河西之后,他已经完全成为了另外一个人,积极发展农耕,鼓励开采矿藏,尽可能让原来的汉人能够吃饱穿暖。

    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在河西之地,他实在想到会遇到无数的困难,总得一句话就是,这里的人实在太穷了。

    现在,蔡王赵似亲自坐镇,全方位发展大宋西北商道,在他看来显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他牢牢记住了钟粟说过的十二个字: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前八个字他已经在努力去做,后四个字现在也要开始了。

    虽然才几个月,但河西的变化已经能够看得见,从最开始天天有灾民饿死填沟渠,到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便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冬季即将来临,河西之民的取暖方式极为简单,那便是燃烧牛羊粪便和杂草,这种办法固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胡乱燃烧热量更多地损失了,浪费非常之大,钟粟之前的老办法非常好用,那便是大量烧纸陶土火炉,除了陶土火炉之外,李纲还发现了一种颜色赤红的胶泥,粘结性非常不错,将这种红胶泥做成火炉的形状,效果并不亚于陶土火炉。

    铁质烟筒成本太高,但可以顺着墙体用砖石箍成烟道,同样能将有害气体排出去。

    牛羊的粪便虽然可以做燃料,但这些可是上好的有机肥料,钟粟以前就说过这些,农学院的学生同样提出过过。

    但对于河西的百姓来说,想要完全实现烧煤取暖并不现实,还需要一个过渡期。

    就算是能实现烧煤,因为密封不好之类的原因,烟煤很容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无烟煤的产量未必能够跟上,这些问题都得提前考虑。

    林林总总算下来,李纲觉得他将当地人的吃穿住行用几乎都梳理了一遍,虽然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发展的差异性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存在的,多么富庶的地方都有乞丐,同样多么贫穷的地方都有有钱人。

    现在,只要商路逐渐开通,大宋的各种产品都有了外销是可能,这样一来,当地的百姓就有了赚钱的可能,赚到了钱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事实上,这些目前只能是一种规划,到底什么时候做到哪一步,还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就比如眼前这位花剌子模商人,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大宋境内迟迟没有任何蕃商出现,赵似和他们恐怕就得另想办法。

    或者说阿扎萨兰食言而肥(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或者遇到了天灾人祸挂掉,都可能造成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

    “王爷,在下倒不是怀疑阿扎萨兰,而是觉得如果把宣传我大宋商贾政策的事情寄托在此人身上,就算有他食言后有对付他的办法,那也要耽搁不少时候,最好能像个法子,确保不出纰漏。”

    方武提出了他的看法。

    李纲和方武两人其实是一对好搭档,方武心思细腻,往往善于发现问题,就像目前对于阿扎萨兰,他虽然满口答应,但谁知道出了大宋边境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现在的关键是办成事情,而不是对付阿扎萨兰。

    这个想法很是尖锐,赵似也觉得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还真是个问题,总不至于跟着阿扎萨兰吧。”

    赵似有些郁闷,岑出不穷的麻烦让他有些头大。

    “王爷,你这话倒是提醒了我,我们还真能让人跟着阿扎萨兰。”

    李纲笑笑,他已经有办法了。

    “哦?说说看。”

    方武也转过头来,问题是他提出来的,他更想知道怎么解决。

    “王爷,我看要不这样,我们一起从汴京大学来的,还有不少就是学习的商贾之道,干脆让他们去几个人,带上一些货物,跟随阿扎萨兰去西域各国闯一闯,顺带可以帮阿扎萨兰一把。”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是不错,汴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除了管理型人才,其余的都是纯商贾,去一趟西域也不是不可以。

    “办法倒是不错,只是这西域之地艰险无数,让我大宋商贾去,恐怕没有人愿意。”

    赵似一脸苦笑,他不是没想到这一点,河西都这个样子,西域各地的条件必定颇为严酷,他真不敢让钟粟的这些徒子徒孙去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