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调停宣告失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调停宣告失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钟粟即便语气平静,但在萧克灿看来,却是非常刺耳,契丹什么时候被别人威胁过,这话让人严重挂不住啊。

    难道大宋火器真的不像原来那样,一阵灿烂的烟花过后,然后还会有然后?

    这可不是个小事情,再联想到萧德崇被吓尿,好像真有点神了。

    看到萧克灿的脸上阴晴不定,钟粟知道自己的话已经奏效,接着说道:“萧使,宋辽两国有兄弟之谊,何必为一小小西夏不愉快,萧使不必为难,贵国陛下也只是看在西夏的面子上做做样子,你如果当真就输了。”

    钟粟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萧克灿的肩膀,一副我是为老弟着想的样子。

    萧克灿已经觉得一颗心沉到了脚底,或许这的确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意味着这次出使大宋任务的彻底失败。

    他忽然明白了,为何萧德耶律真松会恰逢其时“病了”,原来这病在心里,如此看来,吓尿的事情恐怕还真有。

    当然,能作为使者前来,不可能被忽悠几句就回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萧克灿反复和大宋礼部交涉,钟粟已经完成了任务,大事未必能做好,但磨嘴皮子的事情礼部极为擅长,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谈判,萧克灿无功而返,调停宣告失败。

    李乾顺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

    其实,他已经有了思想准备,曾经萧德崇出使大宋是个什么情况,他太清楚了,何况那时的大宋还没有对西夏动手,更没有表现出如今这般强悍的战斗力。

    今时不同往日,大宋依然没有强悍的骑兵,但却依靠火器之利,不断蚕食着西夏的疆土。

    如果真得崩溃了,反倒是好事,可惜他发现自己的大脑意外地有些强大,在经过一场大醉系统重启后依然运行流畅。

    他现在也开始考虑接下来的事情了,如果说还能从宋军身上找出一些缺点,那便是他们依然没有强大的骑兵。

    想到这里,李乾顺的眸子里闪烁着寒光。

    其实不久以后,西夏的这个判断要被改写了,大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不少战马,虽然暂时无法形成大规模的骑兵部队,但这仅仅是时间问题。

    河西之地的大部分已经被大宋控制,只要不会丢失,培养一支强大的骑兵根本不在话下。

    事实上,钟粟已经有了新的思路,汴京大学负责便携式火器的制造,西北军官学院负责阵型的研究和演练,等到有了大批的战马,便可以组建起更为成熟的新式骑兵部队。

    当然,大宋军士的体格毕竟比不上那些野人,组建类似铁鹞子军那样的重装骑兵部队并不现实,所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没良心炮”、霰弹铳之类的火器虽然在大宋军手中用得很是顺手,但钟粟已经不能满足于此。

    很快,佛郎机炮出现在了他的脑海里,这种炮最初是欧阳洲人能出来的,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

    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佛郎机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大炮的缺点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之类火炮的远射程。

    但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比起“没良心炮”瞄准靠信仰的打法,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按照目前兵工学院的技术水平,自然是造不出来,但如果不计成本地砸钱进去,科技进步的速度便会大大提高。

    当然,比起“没良心炮”,佛郎机炮已经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很多特征,同时在原材料和工艺上要求不算太高,还算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那便是重量大增,运输有所不便,但这种武器如果出现在大宋,绝对属于战略级的大杀器,不需要太多,有个三五十门其实完全足够。

    攻城之时,只需几轮发射,这个时代的城墙根本经受不住,而且守城敌军的意志早已土崩瓦解。

    除了佛郎机炮之外,钟粟反复思考,又想到了另外一款武器——燧发枪。

    燧发枪是转轮打火枪的改造升级版,1544年,德国与法国交战,当时德军骑兵装备了转轮打火枪,法国军队仍装备火绳枪。

    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法军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德军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法军士兵打得落花流水。

    不久以后,屡遭失败的法国国王也雇用了相当数量的同类骑兵,这些骑兵也配备了转轮打火枪。这样,转轮打火枪慢慢成为骑兵的主要武器。

    然而,转轮打火枪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仅结构复杂,造价昂贵,使用麻烦,而且在钢轮上有污染时还不能可靠地发火,于是,人们又开始研制新的“点火”方式。

    1547年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在转轮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