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陈桥驿大营(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陈桥驿大营(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钟粟淡淡说道:“官家,臣觉得还是派一名监军吧。”

    原因完全没必要说出来,大家都懂得。

    钟粟这么一说,曾布几个人反倒是有意思惊讶,其实他们也想这么说,只是顾忌到了钟粟,才一直保持沉默。

    “如此也好,边地形式多变,张、宗二位将军真是难为他们了,派一名监军,倒也不是朕信不过他们,多一个人手,多一个主意。”

    赵佶说完,想了想,然后便让洪六去安排了。

    大宋让宦官充当监军本来就是惯例,童贯就当过王厚的监军,这也没什么无可厚非的,钟粟估计这次恐怕又是个洪十六或者洪十七。

    不过形势的转变还是很快的,就像种师道身边的洪十八,已经没有了当监军的阴阳怪气,很多时候都能够和种师道和睦相处,种师道的各种决策,洪十八并没有随意干涉。

    但派监军这个惯例,钟粟不指望短时间之内破除,能由指手画脚变成象征性做法,已经是最大的转变了。

    在几个人走出延福宫的时候,钟粟倒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便是河内郡军校的事情,张叔夜既然单独给他写信,足以看出他的不安,这种不安一点解决不好,弄不好真会成为大宋文臣手中的把柄,到那个时候事情便会变得复杂起来,谁都说不清楚,就算赵佶向和稀泥抹光墙,也会变得很困难,钟粟决定将这件事情马上解决。

    让钟粟非常意外的是,他同时还得知了另外一个消息,河内郡的军校居然又训练出了一万名军士,丝毫不亚于张叔夜和宗泽带走的那一万名驭风者。

    张叔夜虽然不太了解这些,但他也在信中同时说道要妥善安置军校还有的这些人。

    当他把这个情况私下和章楶提出来的时候,章楶也显得有些头疼。

    怎么办,这是个问题。

    “老张,要不直接调往汴京,作为宫禁力量吧?”

    这里面的水很深,钟粟一时也有些吃不准,但他却明白一个道理,这些人说好了是作为赵佶的卫戍部队,可是一万人现在远在云中,已经作为钉子埋好了,调回来显然不合适,那自然就是从种师道那里返回来的和军校后来又招募到的。

    “老夫觉得,调回汴京没错,但暂时先安排在陈桥驿大营吧?完了我和章相商量商量,或许如此才是最妥当的。”

    章楶想了想说道。

    钟粟倒是微微一惊,陈桥驿在大宋可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语,尤其是在开国后的几十年中,除非非常有必要,一般都不会说到这个。

    他来大宋这么长时间,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居然还有一个所谓的大营,这大营是干什么的,难道是为了防止有人在此玩黄袍加身的游戏吗?

    “这陈桥驿大营?”

    不懂就要问,钟粟在章楶面前,觉得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鼓励,真正说来,他的身份是文臣,又不直接负责军事,问问也不犯忌讳。

    “钟侯原来不知道,陈桥驿大营只是个叫法,此处其实并不存在驻军的,这天子之兵,自然是要拱卫皇室,目前也只有天子之兵有资格入驻。”

    钟粟明白了,以往没有驻军,是因为没有信得过的,也没有什么必要。

    现在汴京突然之间多出了一支战力惊人的万人兵马,而且还是天子之兵,安排在陈桥驿驻扎,也是理所当然的。

    “那这驻军的节制问题?”

    钟粟再次问道,他多少了解一些,宋朝军队有三种:禁兵、厢兵和乡兵,边境地区又有蕃兵。

    禁兵是国家的正规军,任务是守备京师,担任征战和屯戍边郡、地方的任务。厢兵是地方军队,实际上是一支专任劳役的队伍,它分属各州和某些中央机构,担负筑城、修路、运输等任务,多不训练。乡兵即民兵,是非正规的地方武装,但有些区域内的乡兵反而因保境卫土而有较强的战斗力。

    当然,除了这三种外,不是没有例外,王彦的“八字军”最初是太行山区的义军,后编入官军序列,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战功卓著。

    北宋灭亡后,在金军占领地区,义军纷起抗击金兵。建炎元年九月,王彦率岳飞等十一将7000人北渡黄河,收复新乡后,遭数万金军围攻,因寡不敌众,率部众突围至共城,联合太行山区两河义军,坚持抗金。

    因为所有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

    这也是义军最终编入官军编制序列的代表。

    可现在突然往汴京陈桥驿大营丢进去这样一群虎贲之师,弄不好会对汴京驻军的格局造成很大的影响。

    大宋的特色是,皇帝直接掌握军队的建置、调动和指挥大权,其下兵权三分: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负责战略决策、处理日常事务,招募、调遣军队,长官称枢密使。

    三衙分掌全国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力,其全名是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