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战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战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想明白了一切的李师师火力全开,就连芸娘都有些吃惊。

    毕竟曾经是樊楼的头牌,接触的几乎都是非显极贵的人物。

    虽然说成了钟粟的小妾后,她不愿意再回忆自己的过往,也不愿意接触过去的那些人。

    但那些曾经相识一场人中,多少还是有一些品行道德端方的。

    和芸娘一样,先后赎身的姐妹,有些或许运气好一些,还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有些也面临饥寒困顿。

    李师师一招募,这些人便迅速聚集在了她的身边。

    再加上芸娘的人脉关系网络,艺术学院还没成立,但艺术演出团队的班底已经有了。

    经过一番努力,李师师还挖来了几名民间活动的老乐师。

    这些人在上层人看来,社会地位很低,但在优伶界却声誉颇高。

    他们听说书院居然要成立艺术学院,一开始根本不能相信。

    但李师师对艺术学院的情况进行了一番介绍,他们信了,自然愿意加盟。

    本来被认为从事的是低贱的行业,摇身一变进入了书院这种高大上的地方,自然是非常愿意的。

    李师师和芸娘在做她们能做到的事情,钟粟也在谋划艺术学院的未来。

    靠着后世对理工科的兴趣爱好,倒是前前后后做出了很多事情。

    可对于艺术,钟粟多少有些犯怵,但他却明白一点,艺术这东西,看起来见效最慢,但影响确实最为深远的。

    靡靡之音的泛滥,往往是一个朝代走向灭亡的先兆。

    想要强健大宋的筋骨,不是靠着强大的军队就能做到的,从骨子里解决才是最根本的办法。

    虽然现在艺术学院现在女性化严重,但却不影响刚健之风。

    钟粟最先开始的做法,就是让传媒学院的先生和学生,从历朝历代的诗词作品中发现那些正能量强劲、阳刚气十足的作品。

    这些诗词作品,其实代表的就是一种大气和强健。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前朝大唐做到的事情,大宋应该也可以做到,可惜的是真的没做到。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行《汴京头条》,传媒学院的先生和学生,他们虽然不知道钟粟最终要干什么,但却早已领会了钟粟现在想干什么。

    第一批诗词遴选好后,便交由芸娘李师师等人,设法从乐师中寻找善于度曲之人,然后制成可以演唱的曲子。

    也就几天时间,乐师们在东坡肉的激励之下,居然真的连续做出了几首曲子。

    其中有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从内容上说,虽然是前朝的作品,但相当的伟光正,很是符合统治阶级的想法,适合推广。

    和前朝大唐相比,武备稍逊的宋朝,同样希望边地宁定,让这样的歌曲在军中传播,自然不会引来御史台的弹劾。

    还有一首就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更是表现出了军士戍边的勇武豪迈,也非常适合军中传唱。

    另外还有王昌龄的《从军行》之类绝句,虽然短小,其实更加适合行军时提振精气神,也能够迅速学会。

    此外,复刻版的公孙大娘《剑器舞》也在不断推敲中。

    钟粟也想过,如果能让周邦彦、刘铣这些高手出手,或许在艺术水准上还能更上一层楼,但转念一想,周邦彦、刘铣这些人音乐素养固然不含糊,但长期身在宫廷,真正精通的还是雅乐正声,这种稍显俚俗的军旅歌曲,未必适合。

    与其强行作曲,还不如完成后直接投放到军中,或许传唱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不断完善,变得更加适合大宋之军。

    就在钟粟大力发展军旅歌曲创作之时,种师道的书信到了。

    这是种师道写给钟粟的,朝廷那边自然受到了种师道和王知州的联名上书。

    兰州府人满为患,粮食缺乏。

    延福宫中,一场御前会议紧急召开。

    以往只听说过因百姓逃离四处就食的情况,自然胡有朝廷申斥地方牧民不力,但这次兰州府的百姓云集显然让赵佶和群臣费解。

    其实,按照大宋朝廷的惯常思维,地处边地的这些州府,其实基本都属于军州。

    能将原有的百姓保住不至流失,州府官员已经是功不可没了。

    想要不断吸纳百姓,让人口不断增长,在朝廷看来就是个笑话。

    可兰州府做到了,到底怎么做到的?似乎和后面的一封战报有关系。

    联名书后面的战报中说,种师道战吐蕃军于野,以五百宋军轻易击败一千吐蕃军,剿首两百余人,俘虏一百余人。

    赵佶明白了,打了一场胜仗,百姓对兰州府有信心了,自然愿意来。

    可这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为什么以往就做不到呢?

    当洪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