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八百四十九章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八百四十九章 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钟粟看到洪六已经被自己唬住了,语调也开始变得缓和。

    “老洪,不是我说你,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童贯那厮极擅蛊惑人心,应该已经感受到了。

    小心驶得万年船,一旦有机可乘,你觉得他会轻易放过?”

    洪六猛地关系了一杯酒,开口说道:“真是好险啊,一直觉得这小子低眉顺眼,看来真是看走眼了。

    今日若不是钟侯提醒,还真没想过这么多。”

    洪六算是服软了。

    “对了,钟侯,你说那蔡京又是怎么回事?”

    洪六有点不解,盯着钟粟问道。

    “童贯蔡京此二人私下勾连,做了不少坏事,你可曾听说过这首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钟粟说道这里,一脸的震惊,直接站起了身子。

    对于钟粟的话,他已经深信不疑,都已经有歌谣这种东西了,自己居然一无所知。

    幸好钟粟提醒及时,自己还没掉进童贯的圈套,否则一切都来不及了。

    “还请钟侯明示,今后我该怎么做?对童贯是不是干脆不予理睬?”

    钟粟一笑,说道:“洪内侍这是太紧张了,你自己应该知道该怎么做的。”

    “钟侯,我明白了,今日蒙钟侯指教,洪某不慎感激,下次请侯爷去樊楼。”

    洪六恭敬地拱了拱手。

    “不对吧,难道不应该去百日醉正店或者尉迟酒楼吗?”

    钟粟说完,洪六一愣,随即两人大笑,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酒也喝了,饭也吃了,洪某告辞。”洪六说完,便要离开。

    “我送洪内侍回府,天快下雪了,洪内侍当心。”

    “不回家了,我还是回宫伺候官家吧。”

    洪六摇了摇头,出门之后,对着车夫喊了一句:“回宫”。

    “老爷,不是说要回家吗?”

    “怎么那么多废话,你想回自己回吧。”

    ……

    看着急匆匆回宫的洪六,钟粟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说服这家伙了,接下来就好办了。

    果然,过了两天,童贯再次悄悄找到了洪六,三千贯银票脱手而出。

    洪六假意推辞了一番,便收下了。

    童贯这次回去的格外轻松,软磨硬泡了这么久,终于将洪六给拿下了。

    不收钱很麻烦的,只要他收了钱,一切都很好办。

    童贯还没走出东华门,他的三千贯银票银票已经出现在了赵佶的龙案上。

    “官家,童贯想以三千贯银票买下副都知。”

    洪六毫不隐晦地告诉了赵佶,赵佶眼神玩味,看来看银票。

    “洪六,这三千贯可是你几年的薪水啊,就这样交出来了?”

    赵佶不是傻子,当然知道内侍们的生财之道很多。

    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分,他也不会在意。

    谁料到童贯居然一次拿出了三千贯,竟然是为了买下副都知,这洪六居然如数交公了。

    一时之间,赵佶觉得洪六简直就是最忠心的内侍。

    “官家对奴才天高地厚之恩,奴才怎敢胡乱拿别人的钱。

    但又一想,官家经常为大宋为赈灾河工事宜万分担忧,这三千贯不能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但救助百十户灾民还是可以的。”

    洪六说得大义凌然,瞬间就将童贯给出卖了。

    赵佶也有些吃惊,什么时候内侍们都已经有了这样的觉悟,难道是自己一代明君的感染力造成的吗?

    一定是的,自己登基一来,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还有不少得力大臣兢兢业业,大宋国力蒸蒸如上……

    想到这里,赵佶内心升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洪六,你是好样的,朕没有看错你。”

    赵佶的话让洪六感激涕零,自己看了做得没错,也幸好钟粟及时提醒了自己。

    三千贯是小事,如果弄不好的话,小命说丢就丢。

    虽然自己贱命一条,但别说三千贯了,就算是三万贯、三十万贯,那也比不上自己的小命。

    洪六暗地里下定了决心,以后童贯给多少拿多少。

    钟粟自从对洪六来了一番警示后,他也开始和老许谋划。

    三天后,赵佶收到了皇城司的密报。

    里面将蔡京和童贯的所作所为进行了详细的罗列,尤其两人为了上位到处敛财的行为,更是收录得相当详细。

    里面居然提到了一首让他差点背过气去的童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

    当然,对于桶和菜,赵佶一开始还真有些迷糊,但很快便想到了。

    现在想想将蔡京贬谪到杭州,原来这家伙在杭州没敢什么好事情。

    在看看蔡京在杭州的所作所为,简直达到了天怒人怨的境界。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