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远千里来蹭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六百四十九章 不远千里来蹭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国子监最大的会客厅。

    几大书院的代表人物和国子监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在场。

    周鼎昌也不得不出面,他心里纳闷不已。

    这几大属于的首脑人物,各个跳出来资历都比自己要老,这次居然不约而同齐聚汴京,究竟想干什么?

    他心里也有一些猜测,多半和之前礼部的行文有关系。

    这段时间一来,国子监已经组织传媒学院收集了不少素材,《大宋武略史》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般时候如果几大书院提出反对意见,必定非常麻烦。

    这几大书院总体属于私营性质,但影响力却盖过了太学,他们几乎就可以代表大宋的学术主流。

    周鼎昌隐隐感觉,今天这场面,弄不好会失控的。

    为了确保不出问题,他甚至悄悄派人去请苏颂这些元老级人物,必要时可以弹压一下。

    “各位都是我大宋饱学之士,今日齐聚国子监,也算是一件盛事。

    路途遥远,我周鼎昌先向各位道一声乏,这里倒是有一些龙团茶饼,各位请稍等。”

    周鼎昌说完,不少人轻轻吐了一口气。

    周鼎昌这次看来是把压箱底的存货拿出来了,龙团可是贡茶的一种,宫中到底有多少都不好说。

    有些人在国子监也呆了好多年了,都没有见过几次龙团。

    现在用来招待各大书院的代表,可见有多么重视。

    嵩阳书院的代表人物居然是程颐,他这次亲自前来,他也是这些人中资格最老的,甚至比其他几大书院的山长都要资深。

    他看到周鼎昌非常重视,脸上也很是满意,捻须微笑。

    “周祭酒客气了,我等都是修习孔孟之道,其实不必讲究虚礼。

    只不过既然有龙团茶饼,大家倒是有口福了。”

    程颐代表天下书院客套了两句。

    “程老师客气了,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国子监司业王元道,这位是司业钟粟……”

    周鼎昌对程颐这个老头子还是有所忌惮,这老头学问太大,脾气同样大。

    他很是担心,如果真在国子监闹将起来,还真不好收场。

    程颐一出口,周鼎昌就觉得稍稍放心了一些,总算没有一开始就出什么岔子。

    就在大家一言一语客套的时候,已经有一些茶童前来,在每人小几前放了一个五彩曜变龙凤花碟纹茶盏。

    众人再次深吸了一口气。

    别说茶怎么样了,眼前这五彩曜变龙凤花碟纹茶盏绝对是不多见的极品,国子监还是底蕴深厚,居然一次就拿出来了这么多。

    随着十几炷檀香燃起,室中一股清香开始弥漫。

    茶童开始用文火烘烤饼茶,这个过程所需时间并不长,但却是非常考验功夫的。

    太过会破坏茶饼本身的底蕴,火候不足茶饼的味道又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一小会儿过去,檀香中渐渐出现了一股茶饼发出的清香味,烘烤过程差不多结束了。

    茶童开始将茶饼用小锤击打破裂,加工成小块,然后又放进了茶臼之中,茶臼还有一个雅称叫“圆月”。

    随着一阵叮叮的茶杵声音响起来,茶饼开始被逐渐被粉碎。

    到了这个程度,茶饼还不够细碎,还需要继续加工。

    紧接着几个小茶童开始用茶磨研成细粉,这时候,茶饼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子。

    接下来用茶帚拂拭去浮茶,再用茶箩筛取抹茶,这就算是加工到位了。

    然后就进入了煮茶环节,这里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灵泉听涛”。

    宋人煮水靠听声音识别水温,二沸至三沸是最为适宜的。

    水温合适后,开始冲淋茶筅,茶筅又称竹筅,竹筅是点茶的专用工具。

    下一步的沸水冲烫茶盏在后世的茶道表演上也是很常见的,这个做法其实就来源于点茶。

    茶盏的温度足够后,点茶正式开始,其实就是冲泡。

    只不过和后世不同的是,茶叶呈现膏状,更有著名的点茶高手,还可以搞出来图案和文字这些。

    不过这更多是传说中的存在,事实上几乎做不到。

    点茶结束,茶童开始一盏一盏地向客人献茶。

    五彩曜变龙凤花碟纹茶盏让在座的人惊叹不已,甚至超过了对点茶的惊叹。

    周鼎昌也算是做足了功夫,钟粟原来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明白,周鼎昌还是很有想法的。

    这些人突然齐聚汴京,到底是要干什么,提前也没有任何征兆。

    既然如此,先隆重礼遇一番。

    如果他们有什么激烈的想法,一番高规格接待后,锋芒和气势必定大幅度削减。

    这样一来,就算是不好商量的事情,也会得到缓和。

    如果这些人不是来找茬的,那也不亏,区区一盏茶还是管得起的。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