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一章 绸缎换玛瑙(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六百一十一章 绸缎换玛瑙(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陈旉参观完了三处温室后,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甚至怀疑,要求看到的这一切是不是真实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确不是在梦境中,他在大家都没留意的时候,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指。

    锥心刺骨的疼痛已经说明了一切,他只是接触到了一处梦想中的领域。

    温室农作物他不是没有见过,但无一例外,都是以培养“黄化”蔬菜为主。

    可这种以天价琉璃和明瓦打造的温室,居然会出现在一处书院中。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三处温室中,居然生长着自己从未听过从未见过的农作物。

    一直以来,他虽然只是以农学爱好者自居,但内心其实是非常自傲的。

    虽然年龄不大,但他已经去了很多地方,对大宋土地上的各类农作物多少有一些了解。

    现在他恍然大悟,这份所谓的自傲终于碰到对手了。

    “陈兄弟,如果还满意的话,就搬到书院来,这里就要交给你了。

    当然,一开始你也许需要知道一些东西,我会陆续告诉你。”

    钟粟的目光中带着期待。

    “小弟心服口服,从此愿以书院为家。”

    陈旉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晶莹的东西。

    “好,既然如此,我就把目前这三处温室的情况说上一说。”

    对于陈旉这种未来的农学家,钟粟也没费多少口舌,就已经说清楚了几样作物的情况。

    事实上,他也是一知半解,陈旉稍稍摸索几天,多半会比他要熟稔得多。

    钟粟说完,丢过去一个手札,上面有他所知道的一切,现在就要交给陈旉了。

    “我说钟老弟,你当初把这一摊子交给我的时候,怎么就不给我这个手札?”

    王元道有些愤愤不平,都没见过钟粟把手札拿出手过。

    “你不就是在这里守了几天嘛,啥也没干,要手札有什么用?”

    钟粟笑着说道。

    “哎!这话就不对了,怎么说我啥都没干呢?

    天气热了,我把这些像祖宗一样搬出去,起风了,我又赶紧搬进来,怎么能说什么都没干?”

    王元道觉得自己好委屈,有了农学家,自己居然啥都不是了。

    “王大司业照料有功,别委屈了,最近得到了一些新茶,一起去品一杯吧。”

    钟粟说着,带头走出了温室。

    王元道不但没得到安慰,反而更觉得郁闷。

    你蒙谁呢,这大冬天的,哪里来的新茶?老夫喝过的茶恐怕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陈兄弟,我倒是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兄弟对茶树种植有没有经验,学田附近的山上不知道是不是适合种植一些?”

    说到这里,钟粟觉得,以后可以把人工培养茶树也搞起来。

    “小弟我虽然算不上学富五车,但对于茶树、药材这些都有一些经验。

    书院附近的山丘,还算不错,如果钟山长需要,我定当竭力一试。”

    “兄弟除了茶树,还懂药材?”

    意外之喜啊,钟粟觉得自己好像有有一些想法了,现在黄神医在惠州,药材倒是种的不亦乐乎。

    可是在汴京,医学一道还是没有什么建树。

    既然暂时没办法,先搞药材,这也是个利润颇高的行业。

    “算不上精通,但也算略知一二。”

    钟粟也看出来了,陈旉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恐怕不仅仅是略知一二这么简单。

    他已经有了主意,现在是冬天,倒也不着急,等到快开春的时候,设法再购置一些药材种子,单独划出一片地方专门种植药材。

    从兵工学院出来后,钟粟又和王元道带着陈旉去了一趟佃户聚集地。

    今后学田的具体种植规划,主要就要靠陈旉了,自然需要和佃户接触一些。

    钟粟同时给陈旉指定了一名副手,那就是庞甲长。

    庞甲长虽然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特长,但却对佃户聚集地的所有人都非常熟悉。

    这样一来,来年的有些事情,两人商量好,然后向钟粟汇报,就可以开展了。

    安排好了陈旉,钟粟也算没有忽悠王元道,带着他直接去了百日醉正店。

    新茶的确是瞎说,但的确得到了一批好茶,其实卓巧巧孝敬他的。

    卓巧巧在钟粟的鼓励之下,和吐蕃人谈生意很快便有了结果。

    这女人魄力不小,按照钟粟的提示,很快便敲定一笔生意。

    双方各取所需,卓巧巧有上好的绸缎布匹,吐蕃商贾能够弄到足够的玛瑙。

    其实吐蕃人找卓巧巧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吐蕃商贾之间竞争也很激烈。

    虽然能够以较小的代价搞到玛瑙,但汴京较大的绸缎庄根本不愁没销路。

    像他们这些新来的商贾,几乎都拿不到货,就算能够拿到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