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六百零七章 发芽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六百零七章 发芽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chapter();

    十几天后的一个早上,钟粟刚刚起床,还在懒洋洋地舒展着身子。

    王元道火急火燎的起来了,一进门就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老王,至于吗,多大的人了,就不能稍微端着点儿。

    不就是种子发芽了吗,我又不是不知道。”

    钟粟一句话说出来,王元道的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

    自己可是刚刚才从温室看到的,这小子又是从哪里知道的。

    明白了,猜的,自己这么匆匆忙忙地跑来,这小子一下子就想到种子上了。

    “算你蒙对了,除了马铃薯没动静,辣椒和甘薯都发芽了,辣椒好像更快一些。”

    王元道的语气平静了许多。

    “不着急,马铃薯估计也就这一半天的事情。

    现在可要盯紧了,有啥变化别乱来,记得一定要告诉我。”

    钟粟强调了一句,就担心王元道太着急,随意追肥,弄不好会照顾过度。

    “你就放心好了,我才不会擅作主张的。”

    王元道拍着胸脯说道。

    种子发芽,钟粟也谈不上惊喜,其实是已经过了惊喜的时候。

    没有什么意外,不发芽才怪呢。

    他现在担心的就是,不知道这一茬试种,结实的效果怎么样。

    大宋可没有什么好手段,钟粟在植物学方面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他其实也就知道一种办法——优选法。

    等到这些试种的作物全部结实后,从中挑选最大最好的留作第二茬的种子,连续来几茬就差不多了。

    这个办法看起来很耗费时间,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没办法啊,自己只是以教书匠的身份穿越而来的,如果是植物学家,那就好办多了。

    好在自己后世博览群书,各个领域的知识算不上专业,但也多少了解一些。

    再加上他不想被这一道拖累,等到收获上一茬种子后,接下来最好有个专门负责这个方面的人。

    “对了,我让你找的农学家找得怎么样了?”

    这也是钟粟非常关心的事情。

    “打听到一点儿眉目,有个叫陈旉的人,不过行踪不定,我已经在想办法了。

    只要他再次出现,一定想办法带来。”

    王元道淡淡地说道,他的确已经尽力了。

    他不说还好,这一说,钟粟一下子不淡定了。

    陈旉他听说过,这人在后世的名气不算很大,但贡献非常大,也算是被埋没的大佬了。

    一部一万多字的《农书》真不算长,但却详细总结了土壤耕作和作物栽培、耕畜的饲养管理、蚕桑培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不过这本书成书较晚,现在也许还没进入准备阶段。

    如果能把这个人招揽来,那就了不起了。

    “这个人我好像也听说过,你抓紧了。

    另外告诉他,如果他愿意来我汴京大学,我专门给他成立一个农学院。

    还有,几百亩的学田,他爱怎么搞实验就怎么搞实验。”

    钟粟说得痛快,王元道听得吃惊,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对于陈旉,他也只是听说而已,好像没那么大的名气,可钟粟似乎很欣赏的样子。

    这里面难道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算了,不想了,反正跟自己有没有太大的关系。

    帮他找到后再说,这小子的点子不少,谁知道又在想些什么。

    “你就放心吧,我已经在尽力了,这又不是在等米下锅,会找到的。”

    “我不是担心他不来,就怕万一去了别的地方。”

    如果是名不见经传的人也就罢了,可这人是陈旉,一条大鱼啊,无论如何不能错过的。

    钟粟这时候显得急不可待是有理由的,但却又不能明说,只能随口胡乱搪塞一番。

    “好了好了,咱们去看看温室吧,完了我立刻去找。”

    “好,走吧,去看看。”

    王元道答应了,钟粟算是放心了很多。

    两人立刻赶往了汴京大学兵工学院。

    一进温室,钟粟就感受到一股蓬勃生命力的气息。

    从头到尾看了一边,辣椒温室的几十个坛子,除了五六个坛子还没有动静,其余的都已经发芽了。

    一个个青翠欲滴的叶芽儿,看起来亲切无比。

    好东西啊,就是不知道属于哪一类品种,辣度会怎么样。

    就算辣度差了点儿,那也比茱萸要强得多。

    同样没有好办法,把最辣的挑选出来,继续培养,一定会有效果。

    至于那几坛没发芽的,也许过几天会发出来,现在也不急着清理。

    甘薯温室的相对要慢一些,大概发芽了一小半,马铃薯那边几乎没动静。

    钟粟估计,大概也就这几天了,如果再过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