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东西还是偷来的香(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五百六十五章 东西还是偷来的香(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钟粟简短的训话结束之后,赴嵩阳书院学术交流团由贺松风和方武带队,正式出发。

    在贺松风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汴京大学暂时由王元道代为负责。

    其实也没什么负责的,汴京大学五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负责人,王元道更多地也就是起个协调的作用。

    其实更多的时候,只需要负责协调好兵工学院之外的四个学院即可。

    兵工学院,说起来是汴京大学的一个学院,其实更多的时候,主要还是大宋枢密院和工部管辖。

    学院主要研发大宋各类尖端武器,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虽然现在不是战时,但难免会有各国的密探,一旦某些武器的技术被窃取,对大宋也是一大损失。

    大宋是这么想的,事实上,契丹还真排出了一些细作。

    萧德崇和耶律真松的努力还是有了成效,辽道宗耶律洪基还是听从了他们俩的说法。

    不管是面对眼前的女真,还是以后辽国的千秋万代。

    耶律洪基虽然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每况愈下,但还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努力一把。

    比起萧德崇和耶律真松,他明显更加老道。

    军事技术这总东西,可不是想发展就发展的。

    耶律洪基前思后想了一番,发现本国的工业基础还是太差了,就算现在拍马去赶超,恐怕连也面临着被大宋甩八条街的状态。

    也许积累个二三十年,契丹也会有大宋目前的技术,可他心里有数,自己绝对没有这么多时间了。

    女真步步紧逼,契丹已经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再说他也感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

    虽然御史说没有什么大碍,但他其实比谁都清楚,这也就是安慰自己而已。

    权衡了一番利弊,耶律洪基决定,最直接和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排除细作前往大宋。

    虽然这个几乎没有多少人支持,但他还是力排众议去做了。

    回到寝宫的耶律洪基一脸惆怅,契丹显然已经不是当年的契丹了,失望啊。

    这些家伙总以为有了强大的骑兵,就能够定鼎天下。

    可从大宋搜集到的种种消息显示,大宋似乎已经开始专门研究对付骑兵的方法。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骑兵几乎是契丹乃至所有游牧民族最大的优势,一旦这种优势被削弱,问题恐怕就大了。

    可惜的是,他觉得已经做不到独断专行了。

    自己已经在朝议的时候说清楚了种种弊端,可是朝中显然已经被几股实力分权。

    这些贵族王爷,眼睛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至于大辽国的光辉未来,居然没有多少人考虑。

    他也想过,如果采取雷霆手段,好好整治一番大辽内部的情况。

    可现在时机显然不合适,女真已经开始逐步蚕食大辽,这时候如果朝**现大问题,那就便宜了女真。

    衡量再三,东西还是偷来的香。

    就这样,一支五个人组成的细作小组悄悄出发了。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窃取大宋武器研发的秘密。

    怎么去大宋,一种就是秘密前往,可是他已经打听到,汴京大学的兵工学院,有朝廷禁军日夜把手。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想要混进去,而且还要取得想要的军事机密,简直比登天还难。

    最后他听取了萧德崇建议。

    大宋不是以文化繁荣为骄傲的资本吗,那就打着仰慕大宋文化的借口去。

    既然要学习观摩大宋的文化,那就可以找借口接近大宋的各大书院。

    这样一来,汴京大学自然就可以混进去了。

    至于如何突破禁军的把手,那就只能看造化了。

    本来,耶律洪基想让萧德崇带队前往,可是这家伙的学历显然低了些,太容易露馅了。

    考虑再三,耶律真松似乎更合适一些,这货除了有上次出使大宋丢人的黑历史之外,别的方面都符合条件。

    因为出身稍微差一些,耶律真松自小就刻苦学习,在契丹就是学霸级别的人物。

    除此之外,他对大宋的情况了解不少,也有过出使大宋的丰富经验。

    其实按照但是契丹的情况,比耶律真松合适的人选还是有的,但耶律洪基已经没有了太多的时间去考虑。

    所以这样一支细作小组的组建还是非常匆忙的。

    很快,大宋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契丹的官文,赵煦心中暗暗一惊。

    怎么回事,距离上次的调停时间好像还很短,契丹怎么又派人来了?

    对了,是不是上次因为削减币银的事情,契丹要反悔了?

    这一天的朝议也是格外郑重。

    曾布大概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情况后,赵煦开始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大家。

    意思非常明了,大家都说说吧,契丹究竟想干什么,时隔不久又一次派使臣来大宋,到底是几个意思?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