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九章 赵记美妆店(五)(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四百一十九章 赵记美妆店(五)(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路贲很快便来到了将作监。

    将作监说起来是皇家的一个小机构,其实不管是人员还是占地面积都很大。

    其实也不难理解,将作监承担的任务繁多,里面的人也是各有分工。

    同一专业的人往往干同一项,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拨又一拨分散的小团体,各行其是。

    既然做的事情不一样,那就得有不同的场地,以免互相造成干扰。

    比如说马车制造、土木工程还有神探狄仁杰中的的金银器皿打造,这些都是将作监的任务。

    所以,将作监差不多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加工厂,而且有代表大宋最顶级的高精尖工业。

    正因为这个原因,里面总是有不少智库级别的人物存在。

    不过目前从几位顶层领导人来看,似乎土木工程占优,其实也不尽然。

    将作监目前有一位大监李诚,还有两位少监,一位自然是杨九间,另外一位也姓杨。

    李诚是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不是说对其他方面一窍不通。

    杨九间出自墨家,涉猎极为广博,除了土木工程之外,对于兵器研发制造、材料科学、工程机械都有研究。

    当然,李诚的优势在于他在领导艺术和组织才能比杨九间胜过一筹,所以朝廷让他当大监也是理所当然。

    另一位杨姓少监钟粟一开始并不了解,还以为他什么都不会,只是在将作监吃干饭。

    事实上,朝廷别的地方的确有吃干饭的,但在将作监还真没有,就连那些打下手的也懂得一些将作技艺,说不定打着打着,就打进了某个车间成为主力工匠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将作监的人在才能上存在高低之分,但完全的外行还真没有。

    据李诚所说,这位杨姓少监居然是主攻金属冶炼的,据说还参与过八牛弩金属构件的设计研发,只是行事作风非常低调,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钟粟这样眼光犀利的人,杨少监接待他的时候,他也没看出什么来。

    路贲来到将作监的时候,刚好是午休过后开工,到处一片忙碌的景象。

    对于将作监做的这些事情,路贲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但由于有事,只好在两名禁军侍卫的陪同下边走边看。

    粗略扫了一样,不少将作监的技术他们墨家也已经掌握,其实展示出来的基本都是普通技艺,真正的黑科技自然不会随随便便让人看到。

    路贲见到李诚,也没有多说话,先送上了钟粟的书信。

    “长公主要开一家胭脂水粉铺?这究竟怎么回事?”

    李诚吃惊地问道。

    “钟先生说的,具体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清楚。”

    路贲的回答很是简洁,他只是个送信的,对个人间的纠葛不感兴趣,也不想多说什么。

    “从我这里带走一些材料倒不是什么问题,不过该走的手续还得有,路兄弟得等一会儿。”

    李诚点了点头说道。

    “那我先去看看杨九间少监。”

    “我还忘了这一茬,来了就去看看吧,等会儿办完了手续,我让人来叫你。”

    路贲也不说话,拱了拱手,李诚去办手续了,两个人带着去了杨九间那里。

    将作监中有一个特别之处,只有大监和两位少监有单独的住所,而且都是独门独院。

    道理也很简单,这些人都是妥妥的理工直男,很多时候对技艺的兴趣远远大于当官,甚至大于女人,所以在半夜爬起来搞研究是非常正常的。

    但如果要搞研究,总不至于摸黑跑实验室吧,灵感这东西往往一闪而逝。

    大监和少监一般都代表着将作监的顶尖人才,自然要区别对待。

    所以为了方便出成果,每个大监和少监的院子差不多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将作监,专供他们折腾。

    说句难听的,有些少监或者大监就是专门研究武器的,比如火药之类。

    万一实验失败,把自己引爆了虽然损失惨重,但如果把将作监整个给炸了,那皇帝会抓狂的,虽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不得不说,朝廷名义上设立独院,看似是为了体现少监大监的地位,方便他们搞研究,但事实上可能真有别的想法。

    路贲一进入杨九间的院子,就发现院中停着三四辆大车,还有不少人从屋子里面不停地搬出东西装上车去。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杨九间不干了,准备卷铺盖卷走人?

    这样也好,到时候顺理成章接任墨家巨子也不错的。

    路贲就这么想着,杨九间已经出现了,他一边叮嘱着轻拿轻放,一边还在指挥哪些东西放到哪辆车上。

    他很快看见了路贲,两人以墨家之礼相见。

    “杨长老好!”

    路贲其实一开始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杨九间,现在想想,既然不是巨子,但又地位崇高,叫一声长老似乎是最合适的。

    “路贲啊,今天来将作监有事吗?”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