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全面布局(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三百六十五章 全面布局(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就在大宋朝廷争执不休,充分论证火炉是否可以大力推广的时候,钟粟在登封已经开始批量出产陶土火炉。

    由于是陶土制作,根本不用担心会违反大宋的盐铁政策,只要造出一批,就会立刻被投入市场。

    一开始,魏大官人只是觉得这也就是一笔薄利稳健型收入,不算太差也不算多好。

    可到了火炉开卖不久,他才发现,事情远远不是他想的那样。

    登封虽然不算大,但这笔收入却可以做到细水长流,看似每个火炉的利润不高,但却胜在出货量大。

    而且毕竟是陶土所制,可以说就是消耗品,使用得小心一些,也就是个两三年。

    如果稍微维护不力,一年用坏也完全有可能。

    但陶土火炉也有个好处,他的模块化特点,注定了可以部分替换。

    所以说,如果是炉身坏了,只需要买一个炉身换上就行了。

    就算是火盆子,也会有烧坏的时候,也是需要换的,这只是一个习惯问题,习惯就好了。

    而且登封如果流行开来,还可以吸引到周边的地方。

    性价比决定着市场的大小,也决定着受欢迎的程度,花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大的事情,这个道理万年不变。

    登封的几处煤场,煤炭开始源源不断地采挖出来,然后运到指定的销售地点,然后不分贵贱贫富地出售。

    这才是真正的福利,以往小老百姓买不起的木炭已经基本消失,而煤炭的价钱,实在是低了很多。

    现在不少下层人民,甚至有一种过上贵族生活的错觉,取暖基本靠抖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为了尽可能省下几个钱,他们甚至很快便发现了封火的技巧,这其实跟火折子的原理有点类似。

    不过为了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钟粟让魏大官人在店面显著位置都进行了标识说明,封火一定要做好通风。

    其实钟粟不是不清楚,大宋一般人的住宅,就算想做到非常密封都难,其实根本不需要进行刻意通风。

    随着火炉的不断出手,用火炉来取暖做饭,已经逐渐成为登封城的一种时尚。

    不管是登封城周边的乡村,还是登封城中的小市民,不管是为了节约生活成本,还是冲着煤炭的便利,大家都愿意购进一尊陶土火炉来用。

    就这样,不但登封城周边的灾民开始减少,他们甚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冬季取暖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现在烧煤炭自然可以节约下一笔开支,用来干别的事情。

    登封集市开始后,火炉的事情开始向四周扩散,产生的效果就是,大量更远处的人甚至跑到登封来购买。

    随着火炉的逐渐售出,对煤炭的需求量也越来也大,不少青壮年都纷纷加入了采煤大军。

    当然其中也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听说采煤的收入还是不错的,而且采煤场的伙食也不错。

    一项产业的兴旺,带动了各项产业的同步发展。

    张愣子也瞅准了这个机会,他的小吃计划也已经在酝酿中,等到天气稍稍转暖一些,他就要把小吃摊开到煤场附近。

    一开始加入采煤大军的仅仅有两三百人,但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采煤大军还在继续增加中。

    按照目前的情况,就算是开春天气转暖,那里照样会有不少人,也许对煤炭的消费会不断减少,但准备来年庞大的需求量还是要提前考虑。

    他的计划自然得到了钟粟的肯定,钟粟举得,张愣子已经将登封中低端饮食消费人群牢牢地抓在了手中。

    这样也好,虽然中低端消费利润不算高,但胜在市场最大,做好了照样能够赚大钱。

    钟粟同样给张愣子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既然有这么庞大的采煤大军,自然还需要大量的劳保用品。

    如果张愣子能够开一家加工劳保用品的工厂,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至于如何将他的劳保用品变成官方专供,钟粟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不需要张愣子操心。

    张愣子听到这个主意,高兴得几乎要发疯,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

    狂喜之余,他立刻将目光瞄上了登封一些小规模的染衣坊、织布坊之类。

    拿下这些小作坊并不难,也不需要强买强卖,只需要签订合同,然后让他们一入股分成的方式加入就行。

    面对这种诱惑,如果这些小老板还无动于衷,只能说明他们这些年的生意都白做了。

    利益面前,没有人会不动心的,只需要考虑公平公道。

    钟粟给张愣子提示了一番,就交给他放手去干了,他现在可不是刚到登封的钟粟,还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至于韩百炼的车坊,除了继续生产马车外,现在更加繁忙了。

    采煤工人们要干活,所以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而且这些工具还存在磨损。

    不得已之下,韩百炼也开始利用各种关系,继续吸收人才广收门徒,这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