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三章 墨家工艺(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三百二十三章 墨家工艺(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钟粟听到的第二个好消息,居然是墨家工匠打造的斜拉桥竣工了。

    安顿好墨家人,也是钟粟在上京之前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

    这一段时间一来,他到处晃悠,虽然不是吃喝玩乐,但看路贲的眼神,貌似流露出一丝冰冷。

    钟粟来到现场后,眼前一座精致的斜拉桥让他大吃一惊,墨家出品必属精品啊。

    他仔细检查了一番桥体结构后发现,这几乎就是后世现代斜拉桥的简化版。

    后世的斜拉桥都是那种跨江越海的,所以必须得大量用到钢筋结构。

    但这里就是一段小沼泽,所以桥身的跨度小了很多,材料以木制为主完全足够。

    虽然他有先进的冶铁工艺,但产能还远远达不到大量使用的程度。

    钟粟再次对卯榫结构的高超工艺惊叹不已,他实在想不明白,在没有精密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墨家工匠是如何做到保持很小的误差,各处的卯榫都能严丝合缝。

    而且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整个桥体的抗压抗风都非常合理,木质材料的刚性结构虽然不够强,但木材的韧性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考虑到这座桥以后都是通行运输木器和铜锭的重车,桥面甚至用铁皮进行了包裹覆盖。

    钟粟也是暗自得意,谁让自己有一个铁器坊,这时候嘚瑟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

    再说,这也是为了斜拉桥的寿命考虑。

    对桥体完全观察了一遍后,他对柳大匠投去了赞赏的目光,柳大匠也笑着回应。

    钟粟记得,后世的很多桥建成后,还要进行通车实验,仅仅觉得美观大方、工艺精良还不行,关键是要实用。

    钟粟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柳大匠。

    “钟先生说得有道理,的确可以通车试试。”

    就在这时候,恰好有一批铜锭要运出去。

    以往的时候,铜锭先有小独轮车运过小路,然后再装上大道上等待的大车。

    既然要进行通车实验,这种拉运铜锭的车再好不过了。

    钟粟立刻发出号令,所有小车全部卸货,让几辆大车驶过斜拉桥,然后开始将铜锭装上去。

    等装上了平时的定量,钟粟要求再加上几块,这样就达到了大车的极限装载量。

    装载的太多也没必要,就算车和桥能够承受住,牲口承受不住。

    柳大匠自然也明白钟粟的意思,虽然这种极限运输的情况不多,或者几乎没有,但这样实验确是没错的。

    两匹健骡一声长嘶,将无比沉重的铜锭拉上了斜拉桥。

    木质的桥身面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但没有出现明显的晃动。

    紧接着第二辆车继续通过,桥身依然无比稳定。

    等到所有大车全部通过,钟粟内心无比激动,带头鼓起掌来。

    这是对墨家工艺的充分肯定,在场的所有人都跟着钟粟兴奋地鼓掌。

    限制家具厂的唯一一道瓶颈算是被打破了,至于木器厂的创办,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原来的玄兽盟在这里留下来大量的房舍,而且就有树林包围,基本上属于接手就能经营。

    接下来就是考虑家具的设计制造,据钟粟后世史书上内容的记忆想到,宋朝不仅仅经济上高度发达,家具也得到了空前大发展。

    按照大类来分,主要有卧具、坐具、承具、庋具、屏具、架具六大类,具体的品种,出现了床、塌、桌、案、凳、柜等。

    另外,宋朝对家具的功能性也有周全的考虑,有衣架、巾架、盆架、镜台、凭几等。

    仅仅就椅子一项,就跟后世没有了太大的差别,比如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都出现了。

    除了这些日常用品,甚至还有各种专用家具,比如说弹琴专用的琴桌、对弈用的棋桌、聚会用的宴桌等。

    这样一盘算,想在品类上有所突破实在太难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钟粟,他很快便想到了一样大宋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沙发,这东西可是舶来品,现在做出来,一定不会发生撞车。

    除此之外,别的暂时就不用想了。

    钟粟大概了解了一下,惠州的家具市场虽然称不上饱和,但想要轻而易举打进去也是很不容易的。

    钟粟很快在销售和推广上有了两个设想,首先就是针对惠州的酒楼。

    自己的东坡酒楼刚接手就一直没有动过,里面的坐凳陈设全部都是原来的,何振之前就委婉提到过,但钟粟一直没有认真考虑。

    一方面是他觉得一开始就大动干戈未必是个好事情,还有就是他其实没有完全想好该怎么做。

    现在有了墨家工艺,他马上有了思路。

    可以说,墨家的木器工艺风格和市面上普通的家具区别还是很大的,钟粟决定首先从自家的酒楼下手,为墨家木器树立起一个标杆。

    然后再借助人脉,向惠州各个行业和家庭进行推广。

    良好的品质和适当的推广,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