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鲁班门前耍大斧(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登封到惠州的官道上,两辆马车一前一后行驶着。

    钟粟并不着急,三千里的路程,可不是突击一下就能抵达的,炼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还是在汴京的时候,他就给苏东坡送去了一封信,苏东坡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钟粟悄无声息拉下水。

    如果没有了这封信,苏东坡在接到大宋朝廷的敕令时肯定一脸黑线,如果演技稍微差一些,弄不好会穿帮。

    对于这一段漫长的旅途,钟粟大概计划了一下,每天多走也没什么必要,控制在一百五十里就完全可以了。

    如果非要每天两百里也不是不可以,但四头骡子恐怕会吃不消的。

    按照目前的计划,大概半个月的时间,钟粟就能到达惠州。

    三天的路走下来,钟粟觉得,自己的马车虽然已经具备了大宋顶级的工业设计水准,但还是很累。

    燕儿、顺子、黄神医和铁娃几个人反而没感觉到什么,加装了四个百炼铁弹簧的马车就是舒服,他们反而很享受。

    钟粟还能说什么,自己在后世可是连乘坐汽车跑长途都觉得累的人。

    他甚至在想,如果能在大宋弄出一辆汽车来,不知道会有多么震撼,但这是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的。

    首先发动机就是一个大难题,这也是后世一直困扰华夏的小麻烦。

    对了,就算能在穿越时带来一辆汽车,汽油又从哪里来呢?

    不对,汽油似乎可以啊,也许纯度上会稍微差一些,但也不是不能实现。

    钟粟想起了班固《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在大宋,同样有人研究石油。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更加详细,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浥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现在要去的惠州虽然没有石油,但茂名却是华夏的“三大油城”之一,不过跟其他几处不同,这里的石油是以油页岩的形式存在。

    算起来距离惠州远了些,但大宋就这条件,只能以时间换空间。

    至于大亚湾的海油开采,虽然距离惠州很近,但如果想死倒可以去试试。

    钟粟的脑洞开始逐步打开,炼铜是当务之急,如果铜厂建设完工正常运行,似乎还可以玩一把石油。

    现在想来,石油的加工提炼,似乎难度还稍微小一些。

    反正现在又不需要进行石油精炼,根据石油成分熔点沸点的不同,粗略加工出来还是有可能的。

    他甚至觉得,如果真能提炼出汽油,说不定还可以用于大宋军事。

    汽油制成的燃烧弹钟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如果经历过,好吧,这个就不想了,会造成阴影的。

    各种汽油燃烧弹发挥作用的视频,钟粟还真看过不少,简直就是惨不忍睹,用于攻城或者防守,似乎都不错。

    他甚至在想,如果将这种威力惊人的武器开发出来,是不是可以改变北宋和辽金的战场格局。

    思考的结果是否定的,道理非常简单,大宋缺钱吗?不缺,缺将缺兵吗,也不缺。

    那为什么就是抵挡不住北方蛮夷的侵略呢,历史学家倒是有很多分析,比如说宋朝没有强有力的骑兵。

    还有的说北方缺少稳定的屏障,也有人说军事管理制度有问题。

    还有人说士族制度衰落,寒门登上政治舞台,缺少治国理政经验,严重空谈误国。

    其实真正说起来,这些理由都有道理,但却都是纸面分析,已经时隔千年,未必那么容易搞清楚的。

    在钟粟看来,这些跟自己毛关系都没有,自己就是个乱入者,既然大势不能改变,还不如拥有当前。

    如果有一天真到了眼前,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干上一场,如果感觉不是自己能够对付的,那还是早早走人为妙。

    无论如何,小命要紧,当炮灰的事情,钟粟是绝对不干的。

    到了第四天,问了问情况,原来已经到了南阳。

    南阳有“帝乡”的称号,东汉刘秀就是这里起兵,将南阳炒作了一番。

    到了汉朝末年,南阳直接被吹上了半空中,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建国方略横空出世。

    不过这些都不是钟粟关注的重点,他这种感兴趣的是南阳的球墨铸铁,这可是一向了不得的技术。

    虽然说球墨铸铁的性能次于钢,当然也略次于自己掌握的百炼钢,但胜在成本低了很多,所以应用范围也大一些。

    当时勤劳勇敢的南阳人,已经开始用用水排冶铁,还创造性地发明了水力鼓风机。

    这些领先欧罗巴一千年的设备,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

    因为这些原因,钟粟决定在南阳停留一天,他得想办法把球墨铸铁的技术搞到手。

    不过他心里也有数,自己虽然是大宋朝廷亲封的采铜使,但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