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五章 掉进钱堆里了(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五章 掉进钱堆里了(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你们深更半夜说什么呢?”钟粟和叶梦得正准备进屋说话,张潜也走出门来。

    “这位是?”叶梦得一脸诧异,想钟粟问道。

    “这位也是一起的张明叔,现掌舵嵩阳书院,这位是我刚刚结识的一位朋友叶少蕴。”

    钟粟把两个人介绍了认识了一下,顺带把叶梦得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

    叶梦得更加吃惊了,发现钟粟对自己的情况几乎说得一字不差。

    他更加感觉到钟粟就是一个奇人,而且身边这位张明叔也了不起,居然是嵩阳书院的一号人物。

    “学生斗胆问两位老师,此次来汴京所谓何事?”叶梦得一脸疑惑的问到。

    他这时想到一点,此处可是汴京驿馆,除了象他这样有一定官宦背景的人能够混进去,一般人也只能投宿客栈。

    这两人也只是书院的人而已,现在能入住到驿馆之中,恐怕不是眼前看到的这么简单。

    两人听叶梦得一问,都哈哈大笑。

    “张老哥,你给叶兄弟说说吧。”

    张潜一愣,随后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何况又是钟粟看中的人,便一五一十将两人来汴京的情况从头数到尾。

    叶梦得听完,对两人肃然起敬,突然说道:“两位稍等,与其枯坐,容学生弄些助兴之物,咱们再做长夜之谈。”

    不一会儿,叶梦得便捧着两坛子酒进来了。

    他拿出三个精致的青瓷酒碗,一一斟满。

    “萍水相逢,学生得遇两位先生,真是有幸,敬两位先生一杯。”

    叶梦得说完,仰头灌下。

    钟粟和张潜两人对视一笑,也仰头灌下。

    一碗酒刚下肚,三个人继续闲聊,过了不久,两个小厮提进来两个食盒。

    小厮打开食盒,将里面的菜肴摆上桌子,只见是一盘羊舌签,一盘花炊鹌子,一盘忘忧齑,一盘姜丝梅,另有一盆五珍脍。

    钟粟暗暗吃惊,这可都是上等的货色,都不知道叶梦得从哪里叫的外卖。

    不过也看出来,这少年公子是真用心了。

    三个人有了这些酒菜,立刻精神大振,饕餮的邪恶本性立刻暴露无遗。

    张潜的喝酒钟粟见过一次,废话不多,但酒到杯干,这种人最是可怕,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底线在哪里。

    好在钟粟的底线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是接受过那种五十二度以上酒精考验的,才不在乎这区区一二十度的所谓烈酒。

    到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几个人终于倒下了,只是倒下的原因有些区别,张潜和叶梦得是醉倒的,钟粟是真的困了。

    天亮之后,边赟还浑然不觉,等到他发现的时候,几个人还在东倒西歪地呼呼大睡。

    看到桌子上无比狼藉的杯盘碗盏,他对昨晚发生的事情简单地脑补了一下。

    午夜时分,钟粟张潜趁着夜深人静,把酒密谋炼铜之事,突然被一热血好事的年轻公子撞见。

    两人大惊之余,装作酒后胡说,然后随即将公子拉加入酒场。

    三人一起打屁吹牛,最后同杯于尽。

    真是一个荒唐的故事啊,边赟摇了摇头,也不再摆知府老爷的架子,安排车马,只等几人酒醒后离开汴京。

    半个时辰后,三人才摇头晃脑地醒来,看见边赟正似笑非笑地站在门口。

    “两位采铜使,老夫伺候你们更衣洗漱吧。”

    几个人一愣,同时哈哈大笑。

    叶梦得经过半夜畅谈,最后居然要把钟粟当做老师,钟粟死活不干,最后只好各退一步,对钟粟执半师之礼。

    钟粟心里清楚,等到下次见面,叶梦得已经是丹徒尉了。

    和叶梦得告别后,钟粟三人马不停蹄,边赟回到西京洛阳,张潜回到嵩阳书院,钟粟回到登封。

    从现在开始,留给钟粟的时间只有七天,他得在这七天之中,安顿好登封的一切。

    他之前就进行了计划,现在只能提前实施了。

    崔棠虽然不是自己一手带来的,但经过这几年的考验,已经没有任何问题,喜乐楼完全可以放心交给他。

    春娘荷姑现在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她们只需经营好西市和南入口的美食店就可以了。

    其实相对要紧的是酒坊和车坊,酒坊主要还得靠张愣子,酿酒工艺需要保密,剩下的人中张愣子他最放心。

    车坊的计划不变,自然还是韩百炼负责。

    这次去惠州,虽然说那里锡器产业发展成熟,但还是得带个人去,韩百炼暂时不能离开,那只能带走他的徒弟。

    反正炼铜一开始,对铁的需求量也没那么大,等慢慢铺开后再扩大规模。

    韩百炼考虑再三,还是将他最得意的徒弟铁娃交给了钟粟。

    据韩百炼所说,铁娃是最有希望继承他衣钵的人。

    安排好了这些人,钟粟去了一趟县衙。

    “钟使能得到官家赏识,真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