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元夕灯会(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一百六十五章 元夕灯会(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正月初七日开始,灯会开始进入预演状态,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四日,灯会正式开始,然后进行到正月十八,才算正式结束。

    在这段时间,大宋汴京完全就是狂欢模式,所有深居闺阁的女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出门上街。

    她们一方面是看热闹,更重要的是可以看看帅哥或者被帅哥看。

    说不定就能看到对眼的,然后就可以互留微信,以便进一步发展。

    对于大宋汴京的花灯,朝廷是有严格规定的,主要街道的店铺都得参与进来。

    这种摊派虽然有点强制的意味,但很多人也是非常乐意,他们不但会完成规定动作,往往还会设计一些新花样,以便招徕顾客。

    如果有哪间店铺拒不执行,不按照规定制作悬挂花灯,汴京城管一定不会客气的。

    钟粟既然来到了汴京,文彦博那里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现在非常放松,也准备亲身体验一把花灯。

    元夕灯会最热闹的地方,在宣德门前,他随着人群也来到这里。

    这里已经属于皇宫大内的附近,皇帝虽然要与民同乐,但总不至于随便走进偏僻的小巷,那样安保都是问题。

    现在的宣德门前,完全就是人的海洋,正对面大街上的“山棚”也完全搭建完毕。

    钟粟发现,这其实是一种在街边用木料、松枝搭建并用花朵与彩旗装饰的彩山,上面画着各种神仙故事,在灯火的照耀之下熠熠生辉。

    远远看去,皇帝的坐席安排在宣德楼上,两边黄帘黄盖,侍卫呈列,恰好正对“山棚”。

    彩山两旁还有用五彩竹木丝绸扎起来的文殊、普贤菩萨,分骑狮子和白象,各自的手指流出五道水流。

    彩山的顶端还设置了一个机关,其实就是几个大水箱,里面贮满了水。

    机关开启,水箱就会放出水来,在灯光照射之下,就像是五彩的瀑布一般。

    彩山山顶左右两边装饰着两条用草扎成的龙,都是聘请高手匠人制作,做工精妙栩栩如生。

    周围还设有露台,教坊司等处的大明星们会轮番表演杂剧节目。

    钟粟随着人群到处乱看,只见除了正规的表演,更有数不胜数的充满民间色彩的表演。

    比如有击丸蹴鞠、踏索上杆、生吞铁剑、倒立吃凉面等杂技把式的,也有表演杂剧、弹琴、奏箫、讲评书等音乐美术活动的,还有耍猴训鱼、使唤蜂蝶、追呼蝼蚁等高难度马戏的。

    最有意思的是,钟粟甚至看到了当场表演烧丹炼药的,就是不知道这些药是不是符合食药安全标准,说不定吃了不但不能成仙得道,更大的可能是一命呜呼。

    其实按照那时有害物质有效含量,一命呜呼应该不至于,但慢性中毒却完全不在话下。

    钟粟只是普通百姓的身份,自然只能在露台下面观看演出。

    随着节目的陆续进行,演出的乐人们还充当托儿的绝色,时不时引导观众们山呼万岁。

    看了一会儿节目,钟粟又去注意哪些花灯,大宋花灯跟后世花灯相比,最主要的不同就是大宋用火,后世用电。

    当然,在花灯的材质上,大宋只有布帛丝绸纸张,真正按照精细程度看,大宋的花灯绝对碾压后世,毕竟都是纯手工打造。

    他仔细分辨了一番,发现了坐车灯、衮球灯、槊绢灯、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诸般琉珊子灯等。

    钟粟这时又想起,汴京官府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要向普通群众发放红包,这倒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知道官府准备了多少钱。

    钟粟正看得有趣,彩山旁边一阵骚动,紧接着爆出打雷一般的呼声。

    原来是宋哲宗在众位大臣的陪伴下,出现在了宣德楼,钟粟远远望去,足足有上百号人之多。

    这些人群纷纷跪伏在地,钟粟也不敢大意,稀里糊涂蹲在了地上,大冬天的跪在地上,实在太遭罪。

    好在山呼了几声万岁,大家就站起了身子。

    钟粟尽力向宋哲宗身边看了看,由于距离有点远,也看不清楚什么,文彦博在不在也不知道。

    他在想,不知道文彦博是怎么考虑的,他是不是已经将大宋对西夏用兵图献给宋神宗。

    接下来,他还要设法去说服苏家兄弟,如果能领自己这个人情,那以后就好办多了。

    说不定因为这件事情,他们兄弟俩会有更好的结果。

    钟粟倒是记得清楚,就在这一年元夕过完不久,大宋朝廷就迫不及待地将苏东坡贬为琼州别驾,将苏辙贬为化州别驾。

    钟粟已经想好了,直接跟苏家兄弟商量,未必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他已经将情况告诉了文彦博,文彦博很可能已经通过什么办法,将图献给了朝廷。

    说不定已经引起了朝廷的重视,这时候苏家兄弟如果还不答应,那只能说明智商欠费太多。

    不过,这这样的事情,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