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教书匠 > 大宋教书匠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五十五章 登封城(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教书匠 章节目录 第五十五章 登封城(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为了能在赌局中彻底胜出,钟粟一刻也不敢停歇,也不敢随意挥霍自己的依仗。

    像苏颂这样的人物,其实只要稍稍借力,哪怕是一条咸鱼,不仅能够翻身,跃龙门都不是问题。

    但手底下总要有几张底牌,哪怕是只有一张都可以。

    这就像后世炒股,即便行情一片大好,最大也只能半仓,动不动就全仓杀入,只能说是是一种智商秀下限的行为。

    古代战争也常常是一场豪赌,但真正懂得兵法的人,几乎不会毕其功于一役。

    战争不是能算出来的,所谓神机妙算算无遗策,那只是存在于小说中,当真的人就变成了赵括和马谡。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的说法。

    利益上从来没有朋友这个概念,即使梦里都将朋友挂在嘴边的人,也不足取信,有时候羞于直言的利益反而可以恒久远。

    这些道理不管是在故纸堆中,还是在后世的成功学中,没有人会坦白地说出来。

    世界就是这么奇怪,明明是浅显易懂的道理,非得让你自己去琢磨。

    最荒诞的是不少人碰得头破血流,居然也一无所获。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个都懂得游戏规则的人一起合作,谁都不需要讲明游戏规则,但总是能够严格恪守,毫不违背。

    大道理是共同的,但也总会有一些差异,钟粟可不想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干扰,他准备去一趟登封城。

    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足够了,除了必备的花销,钟粟带上了那五两银子。

    有了这个想法后,钟粟没有告诉任何人,这一次的赶集看起来还是和平常一样。

    到了第二天,钟粟告诉小芳子几个,他有事情要办,让他们几个卖完了食材自己回去。

    在这种事情上,三个人都是出奇的一致,虽然心里有天大的疑问,但绝对不会问出口的,包括张愣子,这时候也没有多话。

    登封集其实非常靠近登封城的入口,距离真正的城门已经不远,在没有明确的目的之前,他觉得没必要贸然前往。

    不到一个时辰,钟粟的驴车已经进了登封城门,让他没想到的是,城门口并没有出现严格盘查的情况。

    想想也对,只有处于边地的那些城市,才会严格盘查,登封城位于中原腹地,没有必要那么严格。

    随便找了一处吃饭的地方,钟粟随便要了点吃的,味道跟想象中的差不多,典型的水系吃法,香料明显寡淡了一些。

    这是一个好现象,人人都喜欢独特的东西,而自己的“美滋滋”系列主打的恰好是重口味,钟粟相信一定会成为登封城的一股清流。

    仔细比较起来,登封城在建制上差不多算一个县,但却比一般的县要大好多。

    至于饮食习惯这些,和王庙村这些地方应该几乎没有差别。

    填饱肚子后,钟粟倒没有急于继续考察登封的餐饮业,这种情况,一餐就能看出端倪。

    他还是把目光锁定在那些小商业者身上,自己的“美滋滋”系列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主要还是面向中等及以下消费人群。

    城池的面积虽然不大,但人口众多,东西城门、南北城门之间的距离还是要走上个把时辰。

    如果流连于各个商贩摊点,随便逛一逛,也能走个小半天时间。

    城内的规划还算合理,感觉更像是模仿某个大城市设计的。

    钟粟猜测,古代的城池,为了管理的便利和战争的需要,设计其实大同小异。

    钟粟不准备非要把店开到中心地带,但也要尽量靠近人群,最好是各类人群混杂之处,这样才能显现出自己美食的独特,也更有利于宣传推广。

    转了一圈后,时间好早,他将目标锁定到一家银器店,准备先给小芳子定制一套银首饰,顺带了解一下情况。

    “客官,请问您要打造银饰还是?”一个闪着银子般光芒的小伙子招呼着钟粟。

    “打造银饰。”

    “那您先看看我们的银饰花样,这边请。”

    小伙子拿过一摞纸,上面是各种镯子、戒指之类的图案,品种花色倒是不少。

    钟粟倒是稍微有些吃惊,大宋时代还是不错的,看这些花色,放在后世绝对不是一般匠人能做到的,至于成品的效果,钟粟心里也没底。

    要从一堆花样中挑选出一样,钟粟还真有些不在行,最主要的是,他不太了解大宋的流行趋势。

    这时,银饰店正好进来一对年轻的女子。

    “巧姐姐,您的镯子昨天就打好了,您先看看怎么样?如果不满意,还可以改的。”

    钟粟用余光扫去,只见两个女子显然是一主一仆。

    这个叫巧姐姐的女子肤色还不错,一身藕荷色罗裙,腰间系着一只鸳鸯戏水香袋,发饰却很普通,插着一只精巧的木簪。

    身后跟着的婢女显然就普通一些了,但在进门时朝着钟粟这里看来一眼,
>>>点击查看《大宋教书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