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盛唐日月 > 盛唐日月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二十五章 询价 (下)(第1页/共4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盛唐日月 章节目录 第二十五章 询价 (下)(第1页/共4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上都护,崔湜又来了!在庄子门口求见!”大管事任全乐呵呵地走进书房,向正在埋头摆弄一大堆零件的张潜汇报。

    “请他到正堂用茶吧,就说张某正在摆弄机关,不便亲自外出相迎,还请崔平章见谅。”张潜脸上一喜,轻轻放下一个扳机状的青铜零件,笑着吩咐。

    “是!”任全躬身答应,小跑着离开。丝毫不觉得自家庄主的行为有什么傲慢。

    在他看来,自家庄主乃是开国郡公,二品特进,吏部尚书兼镇西都护府上都护,无论封爵,还是官职品级,都比崔湜这个吏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高得多!自家庄主肯让后者进正堂喝茶,已经给足了后者面子。想要让自家庄主出迎,无论交情和级别,姓崔的显然都不够格!

    在场的郭怒、任琮、骆怀祖三个,也陆续停止了手中的活计,相视而笑。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阴谋得逞的轻松。

    骆怀祖已经调查得很清楚,崔湜明面上是太平长公主的人,背地里,则已经寻了上官婉儿为靠山。此人在这个节骨眼上前来拜会张潜,肯定背负着其中一方交给的使命。而张潜最近几天之所以对登门拜访的同僚来者不拒,为的就是“钓”崔湜这种大鱼。

    如今,大鱼主动前来咬钩,张潜岂能不认真对待?当即,在紫鹃的帮助下,去后堂洗漱更衣。待将自己从头到脚收拾得焕然一新之后,才笑着步入了庄子中专门招待贵客的正堂。

    那崔湜已经添了两回茶,见张潜终于肯出来跟自己相见,脸上顿时露出了几分幽怨之色,“用昭自打远征归来,可真是忙得紧。崔某从年前就想过来拜见上官,结果从年底一直等到了现在。”

    “唉——!”张潜闻听,立刻幽幽地叹气。然后主动躬身赔礼,“前一段时间张某伤心过度,实在提不起精神见任何朋友,还请崔平章见谅!”

    “这话从何说来,这个话从何说来。当时情况特殊,你又重任在肩,崔某哪敢怪你?”崔湜果断跳下椅子,侧身闪避,紧跟着又长揖相还,“见谅两个字,休要再提。再提,崔某就只能主动告辞了!否则,天下人都会笑崔某不知轻重!”

    “如此,就多谢崔平章体谅了!”张潜也不过多客气,轻轻又拱了下手,随即笑着挺直了身体。

    “用昭,体谅两个字,仍旧太重了。”崔湜苦着脸,再度长揖相相还,“崔某是以为,你我之间,多少有些交情在,才三番五次登门打扰。你如果没空,崔某走就是,真的不敢做那惹人讨厌的恶客!”

    “既然崔平章有命,张某就不跟崔平章客气了!”张潜微微一笑,朝着椅子伸手,“崔平章请上座。来人,取一些我从安西带回来的粟特骆驼奶点心,给崔平章尝个稀罕。”

    “是!”正堂门外有仆人齐声答应,然后快步去准备点心。正堂内,崔湜却不敢托大,讪笑着轻轻摆手,“还是用昭先请,你是吏部尚书,崔某是吏部侍郎。哪有尚书没落座,侍郎却高高在上的道理?!”

    “崔平章又开张某的玩笑。张某再不懂规矩,也知道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表着什么意思!”张潜笑了笑,轻轻摇头,“而张某这个吏部尚书,却只是加衔。连吏部大门都没资格进,更甭说在你这个实权侍郎面前硬充上司!”

    “加衔的尚书,也是尚书,更何况,用昭你还是开国郡公!”崔湜听得心中一紧,脸上却不肯露出任何波澜,只管继续跟张潜在各自的头衔上做花样文章。

    “终不及崔兄,年纪轻轻,就可以与左右仆射一道,常伴圣上左右,随时为圣上出谋划策!”张潜早在两日之前,就在张旭的帮助下,想好了相关说辞。装出满脸羡慕的模样,轻轻摇头。

    大唐没有专职的宰相,理论上,中书令,左右仆射,侍中,都可以视为宰相之一。而各部尚书和侍郎,一旦加上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种头衔,也相当于迈入了宰相队伍。虽然实权不如左右仆射大,却也能够每天都与皇帝会面,对国家大事和朝廷中的各项人事安排,提出自己的参考意见。

    如今,张潜的加衔是吏部尚书,封爵是开国郡公,散职是特进,地位肯定远高于崔湜。但崔湜仅凭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头衔,在朝堂中的影响力和实权,就将张潜远远甩在了身后。

    所以,一旦在礼节方面矫情起来,二人很难说谁先落座,更符合规矩。当然,平时也没人会在这种繁文缛节上矫情,一则显得彼此之间的关系生分,二来也有失重臣气度!

    “用昭如果这样说,崔某就更无地自容了!!”崔湜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把心一横,坦然承认,“也就是用昭这种英才,需要坐镇西域,崔某才有机会滥竽充数。否则,圣上身边,本该有用昭一席之地才对。”

    这番话,逻辑上毫无通畅可言。但是,所要表达的意思,却非常清楚。那就是,张潜想要一个类似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也轻而易举。先前之所以没有人考虑到,是因为需要张潜去西域坐镇,而并非各方故意打压。

    “那可不敢,张某乃是武夫,国家大事,哪有张某胡
>>>点击查看《盛唐日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