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宋之极品纨绔 > 大宋之极品纨绔目录 > 章节目录 第45章 最大的赢家(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宋之极品纨绔 章节目录 第45章 最大的赢家(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当然,这样想有些以偏概全之嫌,个别的糟粕污染了一锅粥,对朝廷的声誉是一个重创,士大夫是时候该敲打敲打了,否则不足以平民愤。

    “大宋立国以来,从不杀文人,知道为什么吗?”赵光义自顾自的说道:“朕舍不得,寒窗十载,一举中第,为民请命,匡扶社稷。朕以原以为真心可换真心,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卿等太令朕失望了。”

    “陛下,臣等糊涂啊,请陛下开恩。”

    众吏部官员齐齐求情,至始至终,没有一个勇于担当,赵素月首次对这些大员失望了,就是不知道父皇会如何处置这些大臣?

    赵光义好整以暇,若无其事的看着手中的奏折,永和殿内的气氛冷冽的令人窒息。

    少顷,一名太监匆匆进来禀告:“陛下,吏部尚书袁冲名,侍郎宋书桓两位大人殿外求见。”

    “来的倒是挺快了。”赵光义冷哼一声,道:“宣!”

    太监退出殿外,之后两个四旬左右的官员匆匆走进永和殿,瞧见数十人跪在地上,战战兢兢,有些甚至失【禁】,禁卫军分列两侧,虎视眈眈,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惶恐与不安,当即齐齐跪拜,口呼万岁。

    赵光义没有让他们任何一人起来,冷冷的道:“袁卿,朕有一问?不知卿等可愿解惑否?”

    “臣自当知无不言。”吏部尚书袁冲名急忙拜到,诚惶诚恐,吏部官员联合舞弊,他这个尚书不管有无参与也脱不了干系。

    “科举百强,乃我大宋基石,今吏部里应外合,集体舞弊,朕能信的过吏部甄选的人才吗?还能信的过你们吗?”

    这句话不可谓不重,细思极恐,袁冲名与侍郎宋书恒两人急忙磕头,齐声道:“臣等有失察之最,请陛下降罪。”

    “吏部在你的治下发生这等龌龊之事,身为主官的确难辞其咎,即日起你们二人去礼部好好反省吧!”

    “谨遵陛下旨意!”

    两人连忙叩谢,这种集体舞弊,说明吏部自上而下烂到透了,皇帝没有撤掉他们的官职已经算手下留情了,哪敢还有怨言。

    “尔等利欲熏心,败坏朝纲,着大理石收押侯审。”赵光义沉声道:“肖德海,拟旨!”

    在永和殿内传出一道道皇帝的圣旨,天下震动,朝野哗然。

    撤吏部,建内阁,前两届中榜官员复考,不中则裁。

    皇帝发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声音,乘机整顿吏治,精简编制,彻底的扬眉吐气。

    处理好一应政务,心情大好,拿着那份举报信,略有深意的对着祝老问道:“先生,帮朕鉴定下,此二人的笔记是否一致?”

    大宋皇帝从抽屉里拿出一份股权转让文书,与举报信分别放在一起,他看到举报信的第一眼,便觉得有些熟悉。

    祝老上前稍作辨认,沉声道:“陛下,草民可以确认,二者是同一人。”

    赵光义似有深意的望了一眼赵素月,笑道:“祝老,你是主考官,也是舞弊案的发现者,你认为本届科举当如何处理?”

    “草民以为,舞弊之人虽然尽数挖出,但造成的影响已经不可挽回,必须重开科考,以安民心。”祝羲之性情耿直,有一说一。

    赵光义点了点头,道:“甚好,就按你说办,还得劳烦你在辛苦一次,下去休息吧。”

    “这是草民的本分,草民告退。”祝羲之临走前努努嘴还是没有开口讨要赵钟庭的试卷,暗道可惜。

    “吴词浪果真大才,我儿眼光不错,他可愿如朝为官,朕许他内阁大臣之位。”

    赵光义赞叹道,两次出手,一次解决了他的钱袋子,与勋贵宗亲修复了关系,另一次间接的帮助他肃清了吏治,甚合心意。

    平心而论,他已经看吏部不顺眼很多年了。

    由于大量官员的升迁掌握在吏部,因此有些法案推行,只要吏部不同意,法案就会遭遇重大阻碍。

    而如今,借着科举舞弊的火,一把将吏部裁撤,设立内阁,赵光义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集权过程,皇权这一刻已经被推倒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最大的赢家。

    赵素月有些为难的抿了抿嘴,躬身回答道:“儿臣去试试,不过成功率估计不大。”

    张赵光义微微叹息,暗道可惜,此人不求官,也不求财,所图必然大的惊人,突然间,大宋皇帝看向自己的女儿,疑窦丛生。

    他百年之后,大宋的接力棒传到女儿手中,那么作为她背后的男人如果才智平庸倒也罢了,如果像吴词浪这等妖孽,将会留下巨大隐患,前朝外戚干政,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大宋决不能重蹈覆辙。

    可是,如果传给二皇子,大宋天子着实不放心,内阁权利太大,必须要有容人之量,广纳意见的胸怀,一旦让这个儿子上位,指不定比外戚干政更加麻烦。

    而且,礼部尚书袁冲名是二皇子的人,他一直都知道,恐怕这个骇人听闻的科考舞弊案,与二儿子脱不了关系。

    念头及此,赵光义顿感头大。

  
>>>点击查看《大宋之极品纨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