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明天子 > 明天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明天子 章节目录 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九十七章   对大藤峡的决断

    政治上很多时候,是没有什么对错的。

    只是屁股不同而已。

    柳溥驻守广西多年,他更希望保持广西原本的政治结构不变。将一切维持下去,这也是很多官僚的想法。小问题就捂盖子。直到一切不能维持为止。

    那个时候柳溥也不在广西,广西的鸟事,又关他们什么事情?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或许是而今成本最小的方式了。

    而韩雍的破格升迁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赈灾出色。

    正统十四年之后,在赈灾之中发挥出色的两个大臣,一个是王宏,一个是韩雍。

    王宏而今是四川巡抚,韩雍而今是两广总督。可以说各有升迁。

    朱祁镇用实际表明了,凡是能做事,敢做事,又能将事情做好的人,自然会得到升迁。

    虽然内阁首辅陈循还是翰林院出身,并没有在地方多任职,但是周忱的例子,已经激烈了不知道多少地方大员,看到了入主京师,执掌文渊阁的诱惑。

    所以地方官之中,有很多朝中大臣所言的,生事之辈。

    当然了,这也未必全是好事,很多地方平静无事,却被折腾了一大堆政绩工程。但是总体上利大于弊。

    原因很简单,就大明的现状来看。

    不管那一个县,只有找问题,总是能发现的。

    韩雍秉承此心来到广西,自然不能允许苟且姑息之策。

    朱祁镇沉吟了一段时间,终于决定维持之前的决定,支持韩雍,调离柳溥。

    倒不是朱祁镇对靖难勋贵集团有什么看法?

    说实话,而今靖难勋贵已经不被朱祁镇看在眼里,不仅仅不会削弱,反而会稍稍加强一点。

    毕竟朱祁镇要的是平衡,决计不是那一家独大。

    靖难勋贵已经失去了京营的控制权,却可以成为天平上一颗有力的棋子。

    之所以如此,朱祁镇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权威,不可朝令夕改。

    其次,朱祁镇也觉得,广西的局面已经有维持不下去的趋势。

    因为将事情都闹到朱祁镇这里,这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什么信息,地方上捂盖子,已经捂不下去了。

    朱祁镇很有觉悟。

    皇帝很多时候都是要收拾烂摊子的。

    情势已经恶化到一定程度了,这就是说明柳溥的政策已经完全破产了。不是朱祁镇想不想延续太祖皇帝的策略,而是能不能的问题了。

    最最重要的是,朱祁镇的安南野望。

    瓦刺战事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

    但是朱祁镇的心中,瓦刺战事已经接近尾声。

    即便是再有反复,也不过是几年拉锯,瓦刺是坚持不了与大明战事的长期化,尤其是之后的战事都发生在草原之上。

    虽然对大明是一个负担,但是对瓦刺是一个更大的负担。

    所以朱祁镇心思就放在更多的事情之上,比如思考瓦刺战事结束之后,该怎么办?对外如何,对内如何?

    朱祁镇之前的所有改革都是为了打瓦刺,那么瓦刺这个目标结束了。改革还要继续下去,到时候,就是朱祁镇与官僚集团碰撞的时候。

    朱祁镇一直在为这一件事情做准备。

    不管是思想准备还是其他准备。

    而对外,更是如此。

    对瓦刺战事结束了,并不代表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恰恰相反,朱祁镇必定保持十几年打一次仗的频率。

    无他,朱祁镇发现一个必然的事实,在古代的环境之下,承平日久,与军队战斗力低下,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即便再怎么加强管理也不行。

    朱祁镇在内阁给勋贵留一席之地,但是要向上来,必须要有战功。否则不过如文官一般的官僚而已。甚至还不如文官出身的边臣。

    如此又有什么意义?

    更何况,朱祁镇心中却也装着大航海的想法。

    瓦刺一平定,大明战略进取的方向,就要从北方转到南海。即便瓦刺逃到西域,西域也仅仅是次要方向,不是主要方向。

    战略方向投向南海,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安南。

    就是不提安南与大明之间的新仇旧恨。单单是安南的地理位置,就让大明不能忽略,同样安南也不能忽略大明。

    如果大明在南海设立郡县,几乎是三面包围了安南,安南如果能坐得住。既然如此,还不如先下手为强。

    而下安南的话,广西土司问题,就必须要解决。

    毕竟不解决广西土司,南下安南,就有很大隐患。

    既然要解决,广西问题,决计不可能当时才想这个问题。凡是都想到前面,否则等事到临头,就会措手不及。

    朱祁镇很多时候做的事情,就是埋下伏笔,等到时机到的时候,再将这伏笔勾起来了。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
>>>点击查看《明天子》最新章节